关注 | 首尔梨泰院踩踏事件的启示
来源:CDB
作者:温波
2022-10-31
360
领域 灾害救援



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梨泰院发生踩踏事件。 截止30日中午,已有150多人遇难,近百人受伤。其中绝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又以女性为主。这些遇难者中还包括来自中国、挪威、乌兹别克和伊朗等国19位外籍人士。 


梨泰院位于首尔南山附近,1950年代开始,因为美军在永山基地驻军,梨泰院由此发展成非常西方化的一片商业街区。今年韩国政府大幅放宽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后,韩国的年轻人为庆祝万圣节,在实际上狭小的梨泰院街区聚集,据称当晚有10万多人在现场,由于窄巷下坡人流受阻,造成拥挤踩踏的悲剧。


近八年前的中国上海外滩,同样青春洋溢的人们为迎接2015年的跨年时刻,在陈毅广场处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的悲剧。


两者十分相似, 这些和平时代的美好顷刻间成为这些年轻人的悲剧。首尔梨泰院这场灾难,其缘由和责任最终会调查个水落石出的。然而,无论说法如何,在公共安全领域韩国需要好好反思,而我们自身也应引以为鉴,警钟长鸣。


首先,现代的教育和社会管理体系应当重视公共安全。从社会治安上而言,韩国总体上是比较安全的国家。韩国老百姓善良本分,恶意暴力犯罪的发生频率还是较低的。然而,公共安全领域的伤亡事故却时有发生,例如导致304人死亡的世越号沉船事件等等。 


这些公共安全上的威胁包括环境污染事件、流行疾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交通和生产安全事故,以及这次发生的梨泰院踩踏和多年前的上海外滩事件。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应当至始至终地贯彻安全教育。 这些教育活动不应仅仅是书本说教和考题测试上,而应该落实为经常性地演练。 作为中韩邻国的日本是个多灾害国家,但防灾演习不仅在学校是必修课,整个社会都会经常性地演练。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对学生们灌输在公共场所如何应对危机、保障人身安全的基本常识。


其次,社会安全管理水平仍亟待提高。 社会公共安全应该不仅仅是警察、保安的事情。回顾一些重大伤亡事件,绝大多数责任在于人为因素。社会各行各业应该将“安全第一”作为要旨,毕竟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食品生产厂家应该重视食品安全,工厂企业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就是在毒害环境和公众。


从安全理念上,应该珍视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从大型公共活动、自然灾害的防御、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环境污染事故预防上,应当事前充分考虑潜在的危险和威胁因素,未雨绸缪。梨泰院事件的一个缘由就是相关部门对空间生态承载力的忽视。对于弹丸之地的商业街区突然涌入10万人的风险毫无防备。而对于生态承载力极限的无视,在我们城市规划和扩张方面屡见不鲜。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发署(UNDP)所热衷推动的中俄朝跨国经济合作计划,就曾设想出三国交界处15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然而当地可用水源最多仅能承载不足20万人口。畅想成为北方香港的珲春,为此留下大量的烂尾楼和失败投资。


此外,人的安全应当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层面上。国家公共安全部门应增加流行疾病学、危机管理、人类行为学、环境和能源等专业性人才。认清国家安全真正的内涵在于环境安全、公共安全和人的安全等方面,如此才能将国家和社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


梨泰院事件发生后,在场群众自发配合警察和救护人员,积极实施心肺复苏等救助行为。在上海外滩的事件发生时,公众自发手拉手结成人链,维护秩序,让出紧急救援通道。从此可见,公众也有自发维护自身和公共安全,参与诸如救助、扶贫、赈灾 的志愿行动和良好意愿。在维护生态和公共安全上,不应防民而应防患。珍惜民间团体的存在和可贵,明白民心可用的道理。


(图源中新网)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