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云南省外普拉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于近日发布第一阶段(2017-2021)影响力报告。报告着重展示了该项目在村级层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减贫和妇女赋能方面做出的成果;并为面临类似挑战的地区提供助力女性创业、实现绿色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提供经验总结;还强调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对有效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进程的重要性。
项目第一阶段成果
外普拉村美丽风光
外普拉村逐渐成长为一个由彝族女性创业者带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外普拉村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曾一度被列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项目实施前,外普拉村有30%的居民年收入不足800美元,并且贫困现象在彝族女性当中尤为突出。
对此,项目落实了六大举措。包括:成立外普拉乡村生态旅游合作社,完善外普拉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开展彝绣、手工、唱歌、舞蹈和音乐等特色传统技艺,培训培育并发展彝族文化;将外普拉村建设成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生态农业和打造数字博物馆,保护传统历史文化。
外普拉村的彝族女性
2017至2021年,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2项已融入了外普拉村的整体发展,该村庄也逐渐成长为一个由彝族女性创业者带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贫困发生率自2017年的28%降至2020年10月的0%,120名长期和210名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返乡就业和创业的机会,2020年生活在贫困线下的60户家庭共193人成功脱贫,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增至14,128元,607名当地女性实现就业和收入增长。
这个项目让我们看到,创业可以成为消除性别收入差距和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有力工具。彝族女性被赋予了适合的技能和资源来发挥她们的文化遗产优势,为自己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在社区中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为未来女性的发展铺路。
—— 白雅婷
(Beate Trankman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她是旅舍经理——夏学芳
“我们在村子里成立了合作社……有一家旅店、一家青年旅舍和一家客栈,由我负责管理。这一切都是以前万万想不到的,而现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夏学芳是村里“火波诺玛”(意为“月亮的女儿”)艺术团的表演者和副团长,还是当地一家民宿的经理。她为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喜欢向来访游客介绍这座村庄丰富的历史文化。村里的生态旅游合作社成立妇联组织时,夏学芳成功当选为妇联主席。2020年,芒果种植让她的年收入翻番,大大改善了家庭经济水平。
她是养殖场主——韩世琼
“虽然这是个小养殖场,但只要我全力投入,一点一点地学习,那么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在外普拉村长大,当时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小时候,她每天需要走到河边打水再用背篓背回家。当她的梦想终于成真、开始经营自家的养猪场后不久,她的丈夫却不幸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经历了猪场管理的百般挑战,她找到了一家畜牧学校“充电”,学习家畜饲养。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意识到“女性有能力自力更生”。现在,韩世琼是村里艺术团的主席,也是一位自豪的养殖户。
她是最年轻的外普拉村委——朱永艳
“村子里的桥让我们得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我还想再建一座桥,让外面的人也能来看看我们的外普拉村……尝尝村里的水,听听我们的歌声,和我们一起跳舞,体验我们的生活。”
朱永艳是外普拉村委会最年轻的委员,她拥有本科学历,在县城有着不错的工作,当全国开展乡村振兴时,她毫不犹豫的回到了家乡,立志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支持家乡的发展。返乡后,她不仅毛遂自荐加入到村委会工作,还主动申请加入生态旅游合作社,在服务好家乡亲友的同时,现身说教,带领妇女姐妹依托合作社平台,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以妇之力、建妇之家。
云南外普拉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的成功实践打造了女性经济赋能带动脱贫的有力案例,证明了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赋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并且,它们能够发挥出“乘数效应”。
同时,高效的跨界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产生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这个由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共同推动开展的项目,将中国的国家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结合,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全球专家的赞许。
在项目第一阶段脱贫成效的基础上,项目的第二阶段(2022年-2024年)计划将中国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以下目标:
1 促进创业,提升村民技能,提高村民收入
2 多元包容,传承民族文化,赋能女性发展
3 绿色发展,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环保意识
项目背景
中国政府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国家优先发展事项。方案发布以来,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稳定提升。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阻碍性别平等和女性赋能的社会习惯依旧存在,农村女性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仍会面临重重限制。这些挑战阻碍了女性参与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对女性贫困、社会地位边缘化以及改善社区、重塑未来的能力有深远的影响。探索如何在全面脱贫的背景下建立高效的跨界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国精准扶贫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并特别关注性别平等和女性赋能就变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201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玫琳凯公司、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云南省妇女联合会及永仁县人民政府,在云南省外普拉村共同发起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聚焦以女性为主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查看完整报告,了解有关外普拉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的更多细节:
https://www.undp.org/zh/china/publications/kechixufazhanmubiaodezhongguoxiangcunshijiandiyijieduan2017-2021yingxianglibao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