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二舅”视频背后:不能忽视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问题
来源:法度研究院
作者:郝舒
2022-07-28
237
领域 残障融合





二舅的故事不知能否治好所谓的“精神内耗”。但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完善的法治保障,人民的精神不可能安定。 


农村“二舅”的视频火遍全网。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陷于感动之中的乡村“童话”。故事中这位二舅在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后,未能办理残疾证,总是生活拮据,却仍然凭借木工手艺养活自己,乐观地生活着。他还收养了被弃养的女婴,倾囊资助养女在县城买房子,并悉心赡养年长的母亲。



故事里,这位身患残疾的二舅的确是一个忠厚、老实、不幸但又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用一句身残志坚来形容并不为过。使用这种“苦难光荣”叙事,或许真能治疗一些人的“精神内耗”,却无法掩盖农村弱势群体的不幸命运。


短短一个故事,涉及的是数个尖锐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在二舅的故事中,不论是医疗事故致残还是残疾证无法办理的后续救济问题,故事中隐现的遗弃女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农村的空心化等种种问题,也都不应成为达成二舅“传奇”的背景。



图为农村空心化之后,子女外出务工的空巢老人


我们更不可能指望,农村残障群体个个都如二舅一样“自力更生”。作为法律人,我们应该理性地审视当下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关注现行法律对该群体应有的保障,并呼吁各地依法落实保障和保护他们的权利。


“二舅”不幸命运的开端,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该事故导致其最终辍学,命运转折。


此事放在今天,本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残障等级获得赔偿,但该法2002年方才颁布。且二舅遭遇事故时,中国尚处于动荡岁月,法治建设尚不完善。到了新法颁布时,也因为“法不溯及过往”而不能得到法律救济。


图为60年代中国乡村的赤脚医生


但二舅的残疾证为何迟迟未能发放,却是该视频刻意回避的话题。尽管视频作者“衣戈猜想”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回应称,目前二舅的残疾证已经办理完毕。


如果视频故事属实,人物坚强品质的背景故事之后,应当是残障人士权益如何保护的严肃问题。


根据2018年生效的新《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后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凡是符合残疾标准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及多重残疾人均应发给残疾人证。


残疾人证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社区、村委会办理,在县、市残联指定的医院进行残疾评定后即可获得批准。若社区街道、村委会无正当理由拒绝办理残疾证,或将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我国自2016年起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分别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22年已经实现全国线上办理,随时可以线上提交材料进行申报。


但关于低保、社保的细节在视频中亦未展现。视频制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还强调“二舅目前没有任何收入”。倘若上述对残障群体的补贴制度得到落实,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图为视频制作者“衣戈猜想”接受采访时的回应


此外,我们还应重点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二舅的残疾虽然未使其丧失生活能力,但他的劳动能力因此受损。倘若未能凭借自身努力幸运地习得木工技能,其生活来源也将成为问题。二舅的情况如果属实,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残疾人的就业权利应得到平等保护。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政府和社会应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


又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然而现实中残疾人遭遇的就业歧视屡见不鲜,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残疾人陈某在2019年前往富士康进行残疾人职工面试时符合其他一切招聘需求,却遭遇苛待。仅因“未携带身份证原件”就遭拒绝聘用,最终败诉。教师刘某因肢体残疾多年遭受同工不同酬的区别对待,一审败诉。


许多如“二舅”一样的残障人士都在尝试自立自强,社会和法律应当更周全地保护他们为生存付出的努力,而这不是靠“鸡汤”和“感动”就能争取来的。


图为残疾人专项招聘会


视频还提到“二舅”收养遗弃女童的故事。


遗弃女童现象是中国农村的痼疾。时至今日,遗弃女童的现象在农村仍广泛存在,甚至在城市也不罕见。例如2020年7月东莞市桥头镇,一对夫妻因第三胎仍是女儿,将女婴遗弃在垃圾站,被环卫工人发现。这对夫妻年龄均不超过25岁。



二舅收养了被两次遗弃的女孩宁宁,并竭尽所能地给她自己能给的所有。这诚然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但为什么这个女孩会在农村被两度遗弃?这很可能是一个刑事案件。倘若宁宁的父母将宁宁遗弃在二舅家门口,可能涉嫌遗弃罪;倘若是遗弃在荒郊野岭被二舅救回,则涉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


在“二舅”视频中,留守儿童和空心化的农村仅仅是一个衬托主角高尚品质的背景,但在现实中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女童是性侵案的高发地带。例如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曾代理过的“广西钦州小晴案”中,正是由于父母的缺位和在农村无人照料的生活状态,导致加害者有可乘之机。在该案中,受害者父亲吸毒、母亲离家出走,从小跟着奶奶依靠每月150元的低保过活。




中国有成千上万名留守儿童监护人难以履行职责


民政部曾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民镇部门应摸底排查,将发现的无人监护、父母中乙方外出工作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通报同级公安。根据《关于依法治理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意见》,人民法院可以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乃至伤害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判令撤销监护人资格。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就“撤销监护人资格之后如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相关政府部门如何补位,法律规定并不明确。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如何得到保障的问题仍需解决。


不是每一个“宁宁”都能幸运地遇上二舅,也不是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在乡村享受到“闲情野趣”,而是要挣扎着寻求生存。国家、社会和法律不应在此处缺席。



“二舅”视频中暴露的上述问题,其实只是农村种种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农民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村妇女地权问题…种种问题,都亟需法治的完善和社会的关注来解决。


二舅的故事不知能否治好所谓的“精神内耗”,但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完善的法治保障,人民的精神不可能安定。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法治问题,人们多去思考合法权益应当如何维护,现行法律制度应该如何完善,比精神上的陶醉更为可贵。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