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干了三四年了,很多人都有一种越干越没劲、越干越迷茫的感觉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一方面,有实质意义的事做的太少了,无实质意义的事做的太多了;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做有实质意义的事,也会因为做法错误而把好事做坏了。
我做了40年三农工作,一直在第一线实操或协助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实操。我深切地体会到,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你没看错,不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
什么叫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呢?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指组织人。
二、提高资源资产资金组织化水平,是指组织生产资料。
三、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是指组织产业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产业链闭环及各环节服务金融化。
四、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服务的组织化水平,是指集合需求和供给、集约服务、并提高治理效率。
组织化水平越高,就越有先进性,就越有力量,产出效率就越高,服务和治理效率就越高。草原游牧民族当时入驻中原,恰恰是因为组织化水平高。企业比小农户强势,也是因为组织化水平高。国外资本集团对商品及原材料等有定价权,因为组织化水平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效率比农村高,因为组织化水平高。帝国主义再不敢侵略新中国了,更是因为新中国的人民不再是一盘散沙!
今日之中国某些乡村,之所以衰败,之所以投入大产出小,因为三农组织化水平在下降中。
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是一个体系。由党组织农民是前提,由党领导农民组织整合资源资产资金等生产资料,由党领导下的农民集体和合作社等主导产业链闭环化及服务集约化,由党和政府领导、扶持集体经济及合作经济支撑农民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及民主自治。
如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请资本家组织农民、把分散的生产资料拱手让给资本家整合,把产业及全产业链委托给私人资本龙头企业控制和主导,这不是在搞乡村振兴,是在挖社会主义大厦墙角,是在加速社会主义乡村衰败!
乡建院,以村集体经济股份社内置合作信用部为切入,建立“一社N部体系”(一社:集体经济股份社。N部:信用合作部、土地合作部、房宅合作部、劳务合作部、购销合作部、技术服务部、品牌部等等)就是为了提高三农组织化水平:把农民组织起来,由农民集体把资源资产资金整合集约经营起来,让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产业化、形成产业链闭环及服务金融化……促进社会主义乡村经济振兴、共同富裕、服务和治理升级。
一盘散沙的农民,拱手把生产资料向私人企业集中,产业被极少数人控制等等,农民只靠剩下出卖劳动力的权利和自由,那乡村振兴就是在走“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