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专栏 | 彩虹公益项目志愿者访谈
来源: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
作者: 付可
2021-11-05
288


  PMA视角


 

姚祥辉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MA

咨询行业三年经验

现从事HR相关工作


在与这个项目的小伙伴相遇之前,姚祥辉曾从事过三年的咨询行业,这三年间忙碌的咨询生涯给予了他很多专业能力。大家都知道咨询工作的业余时间是被高度挤压的,但在那时打羽毛球成为了他主要的解压方式,现在也成为他的爱好之一。


这次在彩虹公益二期项目中姚祥辉担任PMA的角色,主要负责整体项目的输出,技术框架搭建,项目成果的汇报的工作。初到项目组时,他的预期是长期参与,并跟进这个项目。据他观察,项目组中小伙伴的诉求有两类,一个是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对此,姚祥辉想说的是:咨询这个工作有三个层面的要求,一个是技术和工具一个是思路(高度、逻辑和系统性),还有是学习和研究能力,这也是不管什么工作都需要掌握的,而且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所以不能退化,还是要去持续的学习和参与。


整体项目的技术路线比较简单,所以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点。最开始预计的难点在于志愿者性质的顾问,参与度和质量把控。但是在后面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家都很卖力,有的小伙伴凌晨2-3点都还在输出成果。所以整体项目开展起来很顺利。当然这个里面对于进度和质量也用了一些方法,在跟PMB的配合下,我们把整体项目的进度细化到每周,每周发布任务,给出时间节点,先粗后细,快速迭代。同时时间上打提前量。中期的时候已经在做终期的工作了。


1.1 

参与项目的体验与收获


参与这次项目的整个体验,姚祥辉是感觉很开心的。开心来源于几个点:一个是PD和PM之间的铁三角组合,各有分工,相互辅助,非常默契,尤其是引导客户需求和成果输出上。二是,项目组的PC小伙伴很给力;三是这次项目的客户方,龙梓社区和彩虹公益的相关负责人,思想比较活跃,利益相关方之间能够达成很多的共识和契合,从而顺利推进项目进展。

印象最深的人,应该是项目组的小伙伴。一群有活力,有思想,有干劲的年轻人。虽然姚祥辉也只有27岁,但是后浪的拍打,成为他在项目里最深的印象。活动开展之初他就在跟公司的小伙伴们聊,感叹道“现在的95后00后太可怕了,精力充沛”。


1.2 

对项目的展望


前期项目主要是集中在项目的成果的输出,后面项目组会更多的精力放在团建活动上和PC小伙伴的培训上。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项目如期顺利结项,输出的项目成果能够真的帮助到社区和彩虹公益。也希望项目组的成果能够帮社区和彩虹公益打响品牌。


1.3 

对ABC的冀望


因为姚祥辉也在咨询过程中,帮企业做组织诊断,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组织的薄弱点。但是在ABC的运作中我觉得完美无瑕,能把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如此高效的运转起来。能够汇聚这么多的社会资源进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组织了。他希望ABC发展的更好,更好的为社会组织赋能,帮助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创新一些咨询方式,比如培训、微咨询的形式,让更多需求强烈的组织能够享受到。



  PC视角


 

王宣喻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C

重庆工商大学国贸专业 悉尼大学研究生


“我是一个美剧爱好者,很喜欢看科幻片;也很喜欢烹饪和手冲咖啡”。王宣喻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中透露,他来到ABC之前曾主动找过很多实习的机会,但总是碰壁。在盆友多多的推荐下,他报名参加了ABC的项目,想要在开启新的学习历程之前积累更多的项目经验。


在训练营中,做模拟项目的时候,他们的小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给予了他很多成就感。在进入到彩虹项二期目组中,王宣喻最多的感受是和谐,在讨论项目内容时难免会产生分歧,但组员们都会以项目为导向,最终将意见达成一致从而顺利推进项目;他认为与甲方对接的过程是一种博弈,就如太极图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沟通


王宣喻觉得在ABC做项目这段日子里,他对项目质量的把控力和领导力都得到了综合得锻炼,也获得了组员的肯定。对于ABC未来的发展,他觉得ABC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期望更多中国公益组织得到更多的契机,社会责任得到长足的发展。

 

康双双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C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学生


“我觉得我可能是一个氛围组的成员”康双双如是说。从言语间不难看出,康双双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学校的公益咨询课上,他被刘一沛老师的授课内容所吸引,课后她了解到课程的合作方ABC是一家专门从事公益咨询服务的机构,在怀着对公益事业的崇敬以及对咨询行业的好奇,康双双便报了名。在ABC的这段时间,成长成为了她咨询之旅的关键词,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康双双发现咨询工作的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锻炼了她多个维度的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项目组组员间友谊的成长。


令康双双印象深刻的是,冒着酷暑,大家早上9点就开始准备工作坊,一直到当天下午3点。项目组中哥哥姐姐们认真执着的精神打动了她,她的思想也经历了重大的转变,从重在参与到认真执行,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让项目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大家把控项目的步调也安排得当,依据组员的空余时间进行调配、接力,轮流执行项目的各个部分。这种友谊成为了团队凝聚力的纽带,大家在忙碌和快乐中完成了整个项目。


 

黄映璇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C 英国利兹大学企业传播专业 学生



“我喜欢hip-pop音乐、也喜欢去到各处旅游、还有投资方面的东西”这些看似跨界的领域,组成了黄映璇的兴趣爱好。第一次看到ABC是盆友的推送,在了解到ABC是以公益为主的咨询工作以后,她便果断报了名。


在项目中,黄映璇是一名“项目统筹”,也是一名娱乐委员。在高速执行项目的同时,她也关心着同组小伙伴的劳逸结合,在安排好各种线上线下文娱活动的同时,也主动帮小伙伴分忧,承担起更多工作。初进入咨询板块,遇到了能力不足的问题,PM、PD鼎力支持。在项目的落地时黄映璇发现实际执行和策划还是有很多不同,需要学习。


 

林奕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C 现任华夏基石分析师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2年的新手,林奕选择了在咨询行业耕耘,平日里他喜欢的娱乐方式是自驾游,这能使他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令人身心得到放松。


在彩虹公益项目中,林奕是一名PC,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政策的研究和对标案例的分析,到后面一些组织设计方面的工作。在整个项目执行的过程当中,他觉得小组的氛围特别好,2位PM安排得当,组员们也很投入。在项目中,林奕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时间紧、任务重、身在异地工作的他只能透过线上形式参与到项目中来。业务知识精,时间管理强,可以多线程并行的PMB莉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把工作做得很细致。


最终,项目在小伙伴儿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同时也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说起收获,林奕表示透过这次ABC的项目,开拓了他的视野,让他了解到咨询行业的更多面貌,这段经历将成为他持续成长的动力


 

姚昌昊

彩虹公益二期项目PC研二在读学生


“我现在读研二,马上面临秋招。兴趣爱好方面是一名预备役的弓箭爱好者”,简短的自我介绍透露出姚昌昊率真的性格。还是学生身份的他在实习期间深感在项目中能够触及的部分很有限,出于对自己咨询思维的锻炼以及项目经验的积累,他便在学妹的推荐下,加入到ABC这个大家庭。在彩虹项目中,姚昌昊主要负责的是用户调研工作,他带领小组成员确定了以工作坊、问卷、访谈等形式为基础的工作流程,在项目组PD、PM的帮助下,最终得到的用户画像也很令甲方满意


对姚昌昊来说每个项目都是新的挑战,也有许多“坑”。由于问卷颗粒度不够细致,难以拿到项目所需的数据。在得到PM小伙伴指点后顺利地修正了问题。由于咨询工作的性质,工作时长被极度压缩,但最终的产出质量却需要保证,项目组内很多组员都是在职人士或者学生,参与咨询工作的时间难统一步调,这时姚昌昊便主动承担了许多工作内容。他说有时自己承担了太多工作确实压力山大,但组员黄映璇却会每天与他沟通,想要主动为他分担一些压力,这让他感觉很暖心。

ABC的这段咨询经历给予了姚昌昊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对于工作这件事本身的看法,他特别想感谢PD老师在项目中作为导师的存在,帮助他的快速成长。他总结到“你所要完成的工作不只是给你的上级主管看,而是要全局考虑,从底层逻辑出发去找到最优解,并在这个过程中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承上启下’。” 


“ABC以公益为导向去做咨询工作是业内独树一帜的,小伙伴们是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诚走到了一起。” 姚昌昊也真心希望,ABC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忘初心,更好地为中国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结语


其实,在ABC还有很多小伙伴像他们一样保持着对公益事业的奉献,咨询行业的热爱而集结于此。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只因爱好和事业聚集于此,更是因为人生中的一种奇妙缘分。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