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南京是怎么治理水污染的?
来源:CDB
作者: 苏翎杰 孔艺凝 陆宽 朱元启
2021-09-22
163
领域 环境保护



庭审现场一片寂静。艾琳默默地挪开凳子,走到了法庭出口。她缓缓地点了根烟,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出了法庭。她刚刚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赔偿金额最高的的一宗民事赔偿案。这是一起对一家市值280亿的公司巨头的诉讼。电影中艾琳在一份文书中无意发现了附近的一家大公司将一种含有铬的化学废水排入附近的河流中,导致了当地居民患上了种种疾病病。


如电影《永不妥协》所言,全球范围内,水体污染问题都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健康。社会现实与电影不同,水污染的解决并非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英雄壮举,而是需要社会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


在南京这一河网密布的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官方、NGO、企业和个人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永不妥协》电影海报|来源:百度图片)



玄武区水务局:颁布“三·三·三”行动规划



在河道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水务局在“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理念的引导下,颁布了“三·三·三”行动规划,致力于通过“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的标准来解决当地水体黑臭问题。“三·三·三”行动充分体现了南京积极政治河道问题的决心和高标准的自我要求。


以玄武区珍珠河为例,南京将治理工作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控流截污,水道清淤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然后,通过曝气增氧、植物浮岛、引流补水治理河表;在第三阶段中,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工作方案,包括岸线整治和环境提升。在最后的第四阶段中,将重点放到了河流的长效养护上,并在同一时间发掘并发展当地的水文化。玄武区水务局在南京中央图书馆的旧址上建造了一面文化墙,通过文化墙来记录南京中央图书馆的历史故事,希望游人路过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意识到河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企业合规排水,南京会颁发五年期的排污许可证,并定期进行批后监管。此外,为了发挥河长关键带头人的作用,南京在河边的河长制公示牌上记录了由行政机关推出的三级河长: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同时,为了吸纳更多的民间力量保护河道,南京聘请了高校大学生,小学老师和企业负责人等相关主体担任民间河长。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效地提升企业和群众参与治水的积极性。


(来自作者拍摄)



NGO:有独特思维的“桥梁”



环境保护类的NGO组织不仅关注污水处理,还在与官方、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而绿石环境保护中心就是这类NGO的一个典型代表。


绿石环境保护中心倡导一种‘不治已患治未患’的独特思维。据绿石工作人员透露,仍然有许多潜在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于是绿石环境保护中心制定了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新计划。


此外,绿石工作人员在采访中提出,环境保护行业并不是一个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行业,所以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好转,绿石环境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会越来越少,但这在他们看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自作者拍摄)


作为NGO的绿石愿意以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来与企业和工业园协商,并针对污染问题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了能更积极地引导企业减少排污,绿石将环保与长期经济效应挂钩,鼓励企业减排,从而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效应兼得的局面。


绿石环境保护中心为了调和南通一家化工厂与周围居民的矛盾,一方面在区域内搭建了一套监管设施用于监测企业的排污行为。另一方面,绿石还与当地的管委会进行座谈,积极跟进监督工作。通过绿石的不断努力,化工厂各项排污指标明显下降,当地的污水恶臭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绿石环境保护组织作为一个“草根组织”,扮演着如“桥梁”一般的角色。它希望了解民众的需求,而不将人民作为管委会的对立面。绿石环境保护中心以开放的态度与企业、管委会合作。因为有着较高的社会监督责任,绿石环境保护中心会协助政府来以更加“友善”的态度来监管相关企业的排污情况。



企业:“自律”的努力与“利他”的目标 



企业对于污水治理积极态度不仅表现为其自发的努力--不断改进工艺,在提升效能的同时通过创新技术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也体现在企业自主开放--通过公众教育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此实现“利他”的目标。


污水处理厂在提升效能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铁北污水处理厂运用了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强化脱氮改良型A2O工艺,使得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比起之前的SBR工艺,A2O能够更精细高效地净化生活污水。


同时,企业也尝试使用可循环的创新型手段来实现资源二次利用。铁北污水处理厂致力于实现再生水回用,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河道补给,“北十里长沟东支河道”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污泥的再次利用同样是污水厂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经过处理的一部分污泥会在除尘、除硫、脱硝等步骤后被排放至高空中,一部分可以接入电网,而剩下的污泥可以进入水泥厂和泥砖场进行循环再利用。


除了改进现有工艺,铁北生活污水处理厂也在尝试使用新型能源。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用7600块太阳能发电板发电的污水处理厂,这样的方式更节能省电。”


(来自作者拍摄)



作为相关环保条例的执行方,污水处理厂通过公众教育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污水处理厂某办公室主任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当我告诉家人自己的工作单位之后,我的儿子竟误以为自己的爸爸是修下水管道的。”


上面这个故事也体现出如今很多人对环保企业存在一些“误解”。为此,南京陆续开放了四批环保相关的企业作为公众教育基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和民众可以听见彼此的声音。而铁北污水处理厂和南京高科水务公司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也在和民众对话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民众对于环保的态度。


此外,在社会责任感的推动下,污水处理企业也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职责。南京高科水务公司作为园区内唯一一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在建立初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寻找处理工业污水最佳的方法。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环保企业,因为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约束,南京高科污水处理厂永远不会做出污染环境的事情。”



个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河道“守护者”



社会上有一些民众关注河道治理问题,并积极为整治河道建言献策。


李老对河道治理抱有一腔热忱,他关注河道污染议题长达五十多年。在过去几十年间,李老走过了南京市大大小小的河流。“我走过最多的河是内秦淮河,全长20多公里,我足足走了100多次。”


通过对南京河道长久的观察和研究,李老对南京河道治理的现状有独特的见解。李老认为生活污水是河道污染源的“元凶”之一。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南京主城区的人口由80年代的100万激增到如今的500万,这一现象导致生活污水排量也急剧增加。因此,他近几年四处奔走,希望呼吁各方共同关注生活污水不当排放带来的河道污染问题。


尽管个体的力量在直接参与河道治理方面显得有些渺小,但是个人也是改变污水生态的重要一环。如同电影《永不妥协》中,社区居民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签名支持艾琳的上诉,最终使得污染理赔事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局。当个体也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员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议题不再是“仰望星空”般地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大众的努力形成“聚沙成塔”的效应,去实现这样美好的未来。


一名学生表示:“我认为治理水污染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需要’从我做起’。”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的一名环卫工人兴奋地说道:“现在很少有人再往河里乱扔垃圾了。”从以前的“事不关己”,到现在的“人人有责”,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在南京,官方、企业、NGO、个人合力治水,以合作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合力治水,共同促进水质提升。如今的秦淮河碧波荡漾,游人泛舟河上,这就是人水和谐的最佳例证。


(来自作者拍摄)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