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李希强女士在【2021融合就业项目合肥启动会暨残障就业政策沟通研讨会】上的现场分享内容,经CDB整理并由本人确认后正式对外发布。
我是一名儿麻患者,从1岁起就不能行走,10岁才上一年级。2008年高中毕业后,我去了特殊学校学服装设计,学成之后去工厂上班,月薪400元,勉强度日。
后来,我又在师傅家学了2年做服装。出于种种原因,离开师傅家后一直在服装厂打零工,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平常的日子。
要走出去, 我想证明自己
2015年是个转折点。有一次去师傅家,我遇到一位先生,他说:“其实你的腿并不适合做服装,为什么不试试去当客服,你的声音很好听。”听到这话,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希望和喜悦。
之前的我只是个井底之蛙,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甚至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而这番话,让那种渴望被认可的种子从此在我心中萌生,内心深处有一种声音总在呼喊:我要出去,我要走出去,我想证明我自己!
2015年年底,我投了100多份简历,每天都可以接到电话,每一次接起电话,我都充满希望,但对方得知我是残障人时,一般情况都会委婉拒绝,一次次打击,让我开始失去信心。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记得很清楚,平安保险打来电话,我说自己是残障人士,对方说没关系可以过来面试,我坐了一个小时车到了约定地点。
当面试官看到我时惊讶地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残障人士是这样的,如果知道是这样,我不会给你打电话,让你白跑一趟。”当时我没有哭,等上了公交车,我哭的撕心裂肺。我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为什么要这样为难我?为什么?我一直在问自己,但是没有答案,回答我的只有委屈的眼泪和残酷的现实!
我是个有用的人 , 不是废人
2016年春节前,我在失望之余放弃了找工作,但心里有一个叫“不服气”的家伙在不停叫嚣着。过完春节后,我在招聘网上看到德邦招收残障人士,希望的种子再次萌芽,我投下简历,收到了面试通知。
那一天在汉庭酒店,100多人面试,一轮轮往下刷,紧张而又害怕。当面试官说:“我们工作很辛苦,也很累,我怕你坚持不下来。”
我坚定地告诉面试官,“让我试试吧!再苦再累,我都愿意,绝不后悔。”大概是面试官被我的决心感动了。几天后,收到了德邦入职通知短信,我兴奋地一夜没睡。终于面试成功了,终于有工作了!
从电脑小白到熟练操作计算机,从月薪2000到月薪6000,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只要能证明自己,我就不后悔。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得到了家人的认可。我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我是个有用的人,我不是个废人!
有了工作,我的生活开启了另外一片天空。每次部门活动,同事都带上我,每次聚餐,他们说绝对不能少了我。我们都是一个集体,真是十分感谢领导对我的包容,同事对我的爱护。
有了工作,让我更好地融入社会,变得更自信。我坚信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我和正常人一样,我一直生活在社会中,并且没有被排斥,真好!
我跑马 ,不是为了名次
后来,我开始打扮自己,这是由内而外渐渐地变美。开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马拉松,从5公里到21公里,我从未放弃奔跑,即便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中也从未想过放弃。
我和一群轮椅马拉松爱好者,在6年前刚开始接触马拉松时,我们都是胆怯的,没有信心的。第一次报名了5公里迷你跑,当时觉得5公里好远,对于我们这群坐在轮椅上的人来说,别说5公里,有好多人十多年都没有出过家门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完成了赛事,第一次感觉到成就感,喜悦感,原来我们可以走出来,并且战胜了自己,从此我们一群人爱上了马拉松,并开始平时自己训练。
从起初的5公里,到后来的10公里,然后挑战第一次半马,2019年挑战42公里,我和我们的黑胖轮跑小队第一次挑战全马。比赛前我们不停的训练,一次次挑战自己,就是想证明,我们的身体虽然有残缺,但是不管再苦再累,都会毅然坚定的走下去,并且一次次努力超越自己。就如同马拉松精神一样: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
我跑马不为名次,因为喜欢这项运动,它带来的正能量,鼓舞着我更勇敢的在社会上立足。并且它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不放弃,只要向前走,只要坚定信心,未来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我也在马拉松运动中学到了一种精神——坚强的意志力!我要把这种精神带给更多需要走出来的残友,我们还要向社会证明、向自己证明、向所有人证明,我们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恋爱,结婚,运动等,只不过我们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恋爱了 ,而且闪婚
2018年,最好状态下的我,遇到了我先生,于是我们恋爱了!遇到先生那年我29岁,他对我很好,谈了5个月恋爱,2019年3月8号我们领证,算是闪婚。于是,另一段人生故事又开始了。
婚后不久我怀孕了。
30岁生孩子对于残障人来说,自然比正常人受罪很多,三天两头跑医院,还经常被留下来住院,正所谓坎坷心酸。6个月宝宝压迫坐骨神经,每天疼到死去过来,疼到整夜整夜睡不着。就这样坚持到8个月,小家伙又压迫我的心脏,医生说再不生大人小孩都危险,于是7月11日那天,我的小棉袄降生了。
从此,我的世界多了份牵挂,小家伙出生就住保温箱,又因为早产两次住院,我和先生都是普通员工,为了让他更好的生活,休完产假,孩子交给奶奶,我们一心一意努力工作,希望能给他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朋友聚会,朋友表示顺丰工资待遇不错,可以到这边试试,于是我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我的生活是个单项选择题
为了更好的生活,经过几个月的挣扎和思考,我决定去顺丰。
2020年10月,我成功入职顺丰,这次入职有了工作经验,三个月后成为正式员工,收入也还不错。本来觉得生活一帆风顺,今年公公身体不好,婆婆要在老家照顾,孩子只能一直在老家。其实在老家也没有关系,但是宝宝快两周了,语言表达能力一直不强,明年就是要幼儿园,为了能让他更好的实现幼小衔接,我和先生决定把孩子接回来自己带。
这时候新问题接踵而来,谁辞职带孩子?一方辞职家庭压力怎么办?我们开始想各种办法。
生活就是个选择题,你每天都要做无数次选择,而且没有多选,只能单项选择。
在我和先生谁辞职的问题上,我们陷入两难境地。我舍不得我的工作,我先生干了这么多年更舍不得。最后,我们想了一个都不辞职的权宜之计,按照各自排班时间轮流上,我先生早班到14:30下班,我晚班到13:30上班,中间一个小时差值,我先生弟弟说他来帮着看一个小时。
最终,经过和单位协商,我的领导同意帮我安排好工作,我从内心十分感谢他。从此,我上午7点起来,做宝宝早饭,喂他吃饭,打扫卫生,带他遛弯,教他说话。然后中午做饭哄他睡觉,下午再去上班,每天真的和打仗一样。晚上十点半下班,再把白天没做的家务干完,直到晚上十二点,有时候更晚才能睡,真的很累,可是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
有人说,我做到了生活和工作兼得,那是因为,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生活都是在负重前行,我们都在努力融入社会,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比满足,因为我是个完整的人。
我给自己的定义:
我是一名普通的客服, 为社会贡献一份价值,我感到骄傲;
我是一位妻子, 我有义务让我的家庭更美好,让我的家人更幸福;
我是个母亲, 我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