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要闻
○ 无足够证据:新冠治愈者不会二次感染
○ 疫情中全球公众对国际合作的支持激增
○ “团结在家”音乐会筹集1.27亿美元善款
○ 世卫:支持中国重开生鲜市场的报道不实
○ 安理会:冲突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将加剧
○ 联合国:疫情加重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 多国领导人承诺加强新冠疫苗研发普及
○ 联合国援助全球脆弱人口获得抗疫物资
○ 粮食署:疫情对粮食安全的五大影响
○ 基金组织: 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或将到来
○ 联合国呼吁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
○ 移民组织扩大募捐金额至5亿以应对疫情
○ 世卫组织提醒勿为防“新冠”擅用抗疟疾药
○ 联合国欢迎乌克兰冲突方今年首次交换战俘
○ 儿基会:疫情大流行中断儿童免疫服务
○ 儿基会:警惕儿童在网上受到伤害
○ 国际民航组织呼吁加快“回国航班”放行
○ 人权专家:美国疫情战略未能照顾穷人利益
○ 人权专家:疫情期应确保性少数群体健康权
○ 辟谣:5G不能传病毒 喝酒不能防新冠
○ 疫情期间假新闻和压制媒体现象严重
| 无足够证据:新冠治愈者不会“二次感染”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郡的一个新冠抗体检测点
近期一些国家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计划向现已治愈恢复的个人发放“免疫卡”或“无风险证明”,并允许他们出行或复工。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指出,虽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恢复后,体内会产生抗体,但研究并未评估抗体的存在是否能使人免于后续感染。
世卫组织的指导意见强调,“在大流行的当前阶段,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抗体免疫的有效性;抗体检测呈阳性就假定自己不会再遭感染的个人‘可能会忽视公共卫生建议’。因此,使用此类证明可能增加疫情持续传播的风险。”
针对这一指导意见在社交媒体引起的争论和关切,世卫组织随后进行了澄清。世卫组织表示,预计大多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会产生抗体反应,该反应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然而,此类保护的程度及其持续的时间目前尚不清楚。世卫组织正与全球科学家合作,更好地了解人体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反应。
| 疫情中全球公众对国际合作的支持激增
联合国图片 | 联合国大会堂内景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新型冠状病毒病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以来,全球公众对国际合作呈压倒性支持,且支持率大幅上升,95%的受访者认可各国共同努力应对全球趋势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气候和环境问题位居对人类未来影响最大的问题之首。冲突和暴力问题位居第二,健康风险排名第三,但自3月初以来急剧上升。调查显示,人们认为五大未来优先事项是:环境保护、保护人权、减少冲突、平等获得基本服务和零歧视。
报告结果源于在186个国家所进行的数百次对话和在线调查的意见收集,是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倡议活动的组成部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期待人们做出继续努力,确保有意义地庆祝联合国成立75周年,并利用这一里程碑事件总结世界目前需要的多边合作。
| “团结在家”音乐会共筹集1.27亿美元善款
音乐会直播视频截图 朗朗、Lady Gaga、席琳·迪昂、安德烈·波切利为“同一世界,团结在家”在线音乐会献唱。
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通报,早些时候举行的“同一世界,团结在家”慈善音乐会共筹集到1.27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几个组织为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所采取的行动,包括为世卫组织“团结响应基金”筹集了5500万美元。他表示,团结基金现已从27万多名个人、公司和基金会那里筹集到了1.94亿美元。
谭德塞还向二十国集团的卫生部长们发表了讲话,对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在会上的发言表示赞赏,他们明确对世卫组织表示大力支持。谭德塞表示,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世卫组织牵头的团结试验,以评估2019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本周,预计将有超过600家医院准备开始为这一实验招募病人。
| 世卫:支持中国重开生鲜市场的报道不实
王峥 | 武汉一超市内,蔬菜柜台摆放着莲藕、青椒、黄瓜和番茄等。摄于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部分媒体近期报道的有关该组织对中国重开生鲜市场的看法并不准确。世卫组织的一贯立场是:所有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包括市场,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在达到逐步恢复正常活动的条件后,都需确保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以及高标准的清洁卫生和安全。
世卫组织坚持认为,各国政府均应严格执行野生动物销售禁令,且必须落实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品都是安全的。自疫情暴发以来,世卫组织也始终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粮农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在所有相关领域防止人畜共患疾病。
| 安理会:冲突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将加剧
世界粮食计划署 | 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在与叙利亚阿拉伯红新月会合作,向阿勒颇附近的代尔·哈弗尔最脆弱的人们分发食物,并确保他们了解如何防范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日前在安理会就冲突与饥饿问题举行的视频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广泛的冲突和不稳定导致粮食不安全,减少或防止冲突可以减少和防止饥饿。
屈冬玉表示,2019年,55个国家的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这是过去4年来的大幅增长。2019年,几乎60%的人是在冲突或不稳定的背景下在忍受饥饿。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挨饿,还有1.35亿人面临危机或更严重的程度的饥饿。
他指出,人道主义、发展与和平行为体需要采取一致行动,解决严重粮食不安全的根源。粮农组织的经验表明,支持生计和粮食安全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当地和平和更广泛的和平进程,因为这些干预不仅解决冲突的症状,而且解决冲突的根源。
| 联合国:疫情加重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粮食署图片|居住在肯尼亚与乌干达边境地区的居民是当地最为贫困的群体之一。
联大主席班迪日前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五次发展筹资网络论坛上致辞指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最大的打击。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影响,部分原因是商品价格的下跌和资金流动的逆转。
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大大低于2019年的2.3%,是十年以来的最低点。44%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已经面临债务困扰或潜在风险。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呼吁为发展中国家达成一项全球债务协议。报告强调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实质性债务减免,以释放急需的资源。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出席“与非洲一起动员起来”高级别会议时也指出:为协助非洲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全球须提供2000多亿美元资金,同时减轻债务负担。
| 多国领导人承诺加强新冠疫苗研发和普及
泛美卫生组织 | 联合国泛美卫生组织为圭亚那的实验室专家提供2019冠状病毒测试培训
众多国家元首和卫生领域的领导人刚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诺,将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以及针对这一病毒的检测和治疗,并确保全球范围内的公平获取。这一全球呼吁的发布仪式由世界卫生组织 、法国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和盖茨基金会共同主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非盟委员会主席、二十国集团主席、南非、德国、越南、哥斯达黎加、意大利、卢旺达、挪威、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国领导人均通过视频形式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界只有团结,才能阻止2019冠状病毒的传播。各国、卫生合作伙伴、制造商和私营部门必须共同行动,确保科学和研究成果惠及所有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2019冠状病毒不分国界,对任何地方的人都是一种威胁。世界需要安全有效的2019冠状病毒疫苗及其治疗和诊断的开发、生产和公平交付。这一疫苗不是针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半世界的疫苗或治疗,而是针对每个人、任何地方的负担得起、安全、有效、易于管理和普遍可用的疫苗和治疗。
| 联合国援助全球脆弱人口获得抗疫物资
儿基会图片 | 儿基会与合作伙伴在叙利亚拉卡省的难民营分发食品援助。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表示,联合国七家援助机构与多个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已向全球各地的脆弱人口运送了大批抗疫物资和生活援助,尽力保障了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 粮食署所管理的人道物资仓库已向全球86个国家运送了价值200万美元的医疗和救助用品
· 世卫组织已向全球各国运送了130多批个人防护用品和实验室检测设备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向脆弱国家提供了超过400万副手套、50万个外科口罩、10万个N95口罩、15万6000件医生防护衣和1万3000副护目镜
· 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各地启动宣传活动,在孟加拉国的难民营培训了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
· 国际移民组织则支持各国政府建立隔离中心,在流离失所者和移民中间进行疫情防控和病例管理
· 联合国人口基金着重为妇女、女童及性暴力幸存者提供援助
· 粮农组织在东非地区努力应对蝗灾,保障粮食安全
| 粮食计划署:疫情对粮食安全的五大影响
联合国儿基会图片 | 一名儿童在世界粮食计划署位于叙利亚伊德利布南部农村的食品配送中心前等候。
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指出,由于暴力冲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增加,全球有超过8亿人长期营养不良,超过1亿人需要救生粮食援助。新冠疫情可能进一步破坏人道组织和粮食安全组织扭转这一趋势的努力。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总结了此次疫情对粮食安全的五大影响:
病毒对遭受普遍贫困和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构成了巨大威胁。
·病毒对缺乏健全的社会安全网的国家构成了巨大威胁。
·对于罹患慢性或急性饥饿或营养不良的人,新冠病毒可能特别致命。
·病毒可能会导致食品供应链中断、食品短缺和食品价格飙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加剧极端贫困和饥饿。
| 基金组织: 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或将到来
世界银行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随着各国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和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整个世界陷入“大封锁”状态。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崩溃的规模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该机构刚刚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今年全球增长率将下降到负3%,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比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糟糕得多。这场危机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左右,大于日本和德国经济之和。
基金组织正在部署一万亿美元贷款,以向脆弱国家提供支持,包括通过快速拨付的紧急融资,以及针对最贫穷成员国的债务减免。
| 联合国呼吁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
蒂基-海伍德基金会图片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日前通报指出,被怀疑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穿山甲是世界上遭遇非法买卖最多的哺乳动物。2014-2018年间,全球缴获非法买卖的穿山甲约37万只,而缴获量只是贸易和捕杀量的冰山一角。
尽管所有种类的穿山甲都已在2016年10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获得国际法最高级别的保护,且还有相关的国际贸易禁令,但非法买卖仍然屡禁不止;从2014年至今,全球的缴获量已增加了十倍。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大多数新发现的传染病都来源于动物,而野生动物非法买卖则是造成病毒传播和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 国际移民组织扩大募捐金额至5亿以应对疫情
农发基金图片 | 移民劳动者每月向家中寄回的200-300美元占到这些家庭收入的近60%。
国际移民组织近日更新了该组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全球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希望获得近5亿美元,帮助减轻大流行对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移民组织总干事维托里诺表示,在危机中,移民仍是最容易丧失经济机会、迁离、无家可归,以及蒙受耻辱和被排斥在基本服务之外的人。移民汇款原本能使他们的家庭获得基本服务、医疗和教育,为减贫做出了贡献,但现在也将蒙受影响。如果将移民和流离失所者排除在国家应对计划和服务之外,尤其是医疗服务之外,那么每个人面临的风险都会更大。
| 世卫组织提醒勿为防“新冠”擅用抗疟疾药
世卫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图片 | 一名卫生工作者正在危地马拉开展疟疾防治工作。
每年的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鉴于目前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提醒各国,勿因防疫而暂停抗击疟疾的相关工作,也切不可为了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而擅自服用抗疟药物氯喹。
此前曾有报道指出,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氯喹对新冠患者存在一定疗效。对此,世卫组织表示,正积极关注将氯喹及其衍生物羟氯喹用于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的研究,但目前尚无足够数据来评估其效果。此外,世卫组织极力鼓励各国不要缩减或中止疟疾防控,以避免出现疫情过后疟疾患者大幅增多的不利局面。
| 联合国欢迎乌克兰冲突方今年首次交换战俘
儿基会图片 | 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杰巴利采韦市郊,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点着蜡烛坐在防空洞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发表声明,对乌克兰东部冲突双方在东正教复活节到来前释放并交换双方战俘表示欢迎,希望“这一重要的人道举措能够成为通向更多进展的积极一步”。
乌东部武装冲突自2014年爆发以来已导致1.4万多人死亡;俄、乌及俄、欧关系长期紧张。据报道,乌克兰政府军与东部武装团体共交换了34名战俘,其中乌克兰释放了14名武装人员,并接回了20名本国公民。
去年12月与俄、法、德三国领导人在第六次“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上就交换战俘等问题达成协议,旨在建立信任,为和平谈判铺平道路。
| 儿基会:疫情大流行中断儿童免疫服务
儿基会图片 | 一名婴儿被父亲抱在怀中,接受护士接种的第一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世界正在急切地等待能够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到来,与此同时,大流行正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散,并导致免疫服务中断,成千上万的儿童因此有可能得不到拯救生命的疫苗。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大多数国家都已暂停了大规模脊髓灰质炎免疫运动,有25个国家推迟了大规模麻疹免疫运动。甚至在新冠大流行之前,每年有多达2000万名一岁以下的儿童无法获得麻疹、脊髓灰质炎和其他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免疫周(4月24日至30日)前夕发出警告说,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停止免疫接种会导致相关疾病卷土重来,而这些疾病本可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 儿基会:警惕儿童在网上受到“剥削”和伤害
儿基会图片 | 在纽约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期间,这名十四岁的男孩在家中通过网络网上学,而他的父母进行远程办公。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多个合作伙伴表示,疫情期间实施的学校关闭和严格的防控措施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依靠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儿童的生活越来越变成“在线生活”,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资源来确保自己的上网安全。成千上万的儿童受到“网上”侵害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高。
“捕猎者”会在疫情期间趁机“火中取栗”。在线时间的增加和不固定性以及缺乏与同伴面对面的接触都会导致青少年儿童的冒险行为增加,例如发送色情图片,而可能会使儿童接触到潜在的有害和暴力内容,以及暴露于更大的网络欺凌风险之中。
| 国际民航组织呼吁加快“回国航班”放行
联合国图片 | 抵达埃及卢克索机场的旅客正在接受冠状病毒症状筛查。
国际民航组织日前发布国家级信函,就指定为国家飞行器的撤侨航班、人道主义撤侨航班或商业撤侨航班发出了新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国确保撤侨航班获得有效的入境、离境和飞越领空许可,这些撤侨航班主要是为从外国接回国民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人而运营。
国际民航组织刚刚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与以往正常情况相比,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航空旅客总数可能会减少12亿人次。全球航空运力相比先前预测也可能减少三分之二,导致今年前三季度航空公司收入锐减多达1600亿至2530亿美元。欧洲和亚太地区将受运力下降和收入减少冲击最大,其次是北美。
| 人权专家:美国疫情战略未能照顾穷人利益
联合国图片 | 纽约市2019冠状病毒病暴发期间,皇后区阿斯托利亚一家药店透过防护塑料售货的景象
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命的“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日前表示,美国的穷人正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最严重打击。由于长期的忽视和歧视,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面临着更高的受病毒侵害的风险,而一个混乱的、注重企业的联邦应对措施未能完全照顾到他们的利益。政府必须采取紧急额外措施,防止数千万美国中产阶级陷入贫困。
据报道,超过2200万美国人在四周内申请失业,美联储经济学家预测到夏天将有4700万人失业。近三分之一的美国租房者在4月份没有按时支付房租,救济穷人的“食物库”的使用率也在飙升。奥尔斯顿指出,“美国的穷人面临的挑战包括极不安全的工作条件、低工资和负担不起的房租,并且享受不到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标准保障,比如全民医保。”
| 人权专家:疫情期应确保性少数群体健康权
联合国图片 | 在旧金山飘扬的一面彩虹旗。彩虹旗通常被视为同性恋骄傲的象征。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日前表示,各国需要确保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及性别多样化人群(LGBTI)不会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情况下在寻求医疗保健时面临歧视或害怕报复。
巴切莱特强调,在许多社会中,性少数群体是最脆弱和被边缘化的群体之一,也是受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最大的人群之一。她指出,在同性关系被定为刑事犯罪或跨性别者成为攻击目标的国家,他们可能因为担心被捕或遭受暴力,甚至不会寻求治疗。
“只有在每个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努力才会奏效。对于性少数群体来说,这意味着确保他们不受歧视和他们的声音被听到。”
| 辟谣:5G不能传病毒 喝酒不能防新冠
世界银行图片 | 一名少女正在查看手机信息。
自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欧洲多个国家的5G通信基站桅杆据报道被破坏或摧毁。这一问题在英国尤为严重,那里数十座基站成为袭击目标,工程师也在工作时遭到骚扰。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近日表示,5G网络绝不会导致病毒的传播,将5G与病毒疫情联系在一起是毫无技术根据的谣言。公众的健康和福祉以及这种流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才是人们真正的担忧,花费任何时间与精力与这类谣言做斗争都是一种资源浪费。
世卫组织同时也澄清指出,饮用酒精浓度较高的烈酒能够杀死新冠病毒的说法也并不正确。饮酒会让人在病毒面前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忽视安全防护,或是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和暴力。世卫组织同时鼓励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在“封城”期间限制酒精消费。
| 疫情期间假新闻和压制媒体现象严重
联合国图片
教科文组织日前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的“假新闻泛滥”现象十分严重,对以事实为基础的新闻业构成威胁,而在当前的大流行中,尤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假消息促使一些有症状的人尝试未经验证的治疗药物,以期“治愈”自己。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表示,信息的自由流通对于抗击新冠疫情至关重要。据统计,自疫情开始以来,有关侵犯媒体权利的指称已超过130项,其中有50多项涉及限制信息获取、内容审查,以及对所谓“不实信息”的过度管控;已有近40名记者因对国家的抗疫行动做出批评性报道,或是质疑政府病例和死亡数字的准确性而遭到逮捕或起诉。实际的侵权和逮捕事件数量可能要多得多。
联合国就此强调,公开透明和决策参与有助于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确保记者免受骚扰、恐吓、监禁和审查有助于保护所有人的安全。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