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与社工相关的几个要点
来源:社工客
2019-03-06
5894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多处涉及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包括精准扶贫、社会治理、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医疗卫生、供给需求、婴幼儿照护服务、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直接提及“社会工作”,不过以下这些方面,仍然需要社工了解。
 
 
 
 1. 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社会帮扶,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2.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3.  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4.  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5.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6.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7.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
 

8.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枫桥经验”,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此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枫桥经验’,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何为“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亲笔批示向全国推广“枫桥经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号召全国学习“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走出了一条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一直引领着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向。

 

总结和发扬历史积淀的“枫桥经验”,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特别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枫桥经验”历时54年,从最初的“调和阶级矛盾”的经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维护社会治安”的经验——新世纪“加强社会管理”的经验——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工作定位和相应的工作方法。

 

第一个阶段:调和阶级矛盾(1963—1978)。主要工作定位是“依靠和发动群众,改造‘四类分子’,后来又拓展到就地改造流窜犯,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第二个阶段:维护社会治安(1978-2002)。主要工作定位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形成镇村联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有效维护社会安定,就地解决矛盾”。

 

第三个阶段:加强社会管理(2002—2012)。主要工作定位是“通过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大调解、信访机制等加强社会管理,整合各类资源,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个阶段:创新社会治理(2013—至今)。主要工作定位是“通过基层党建、法治建设、社会组织、村规民约、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互联网+’等创新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
    

当前“枫桥经验”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其工作定位是创新社会治理,而且重点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枫桥经验”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我们要给“枫桥经验”注入新时代元素,率先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与实践创新。

 

“枫桥经验”可以概括为“四化建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首先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社会治理必须回归“社会”。因此,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提高社会化程度。

 

“枫桥经验”在社会化方面的创新项目,可以重点从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民主、社会组织参与、乡贤参事、村规民约、文化道德滋养等方面来推进。

   
其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的标志。“枫桥经验”在法治化方面的创新项目,可以重点从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村级法治标准、公民信用体系打造、基层法律服务完善、调解法治化、信访法治化等方面来推进。
   

再者,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

 

智能化是社会治理的技术创新,是有效提高社会治理效率性、精准度的需要。“枫桥经验”在智能化方面的创新项目,可以从“互联网+基层自治”“互联网+矛盾化解”“互联网+公共安全”“互联网+执法司法”“互联网+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来推进“智慧党建、智慧法庭、智慧检务、网上调解、网上信访、网上乡贤、网络社会组织、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项目。
   

最重要的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

 

专业化是社会治理的必然方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治理也要朝着专业化迈进。

 

“枫桥经验”在专业化方面的创新项目,可以从建设高素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专业性调委会、律师参与调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立第三方中立评估机制来推进。

 

足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目标任务清、发展方向明、工作举措实,既是对中央社会治理的总结部署,又为地方社会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

 

社会工作曾连续4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治理。

 

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普法责任制。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儿童、尊敬老人、爱护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创新信访工作方式,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依法推进公益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制度,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制度。

 

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依法规范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

 

一图读懂2019政府工作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