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季被水淹没的中国城市,往往会流传起各种段子:划着独木舟上学、游泳上班、地铁站变成船……听起来各种皮。
而在非洲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城,这样的生活却是生活在贫民窟人们的无奈,这里,也被称为“非洲威尼斯”。
拉各斯是非洲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之一,汇聚着2000万以上的人口,这座岛上高楼林立,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宽阔的公路上跑着各种汽车,绿化齐备,怎么看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然而绕过车水马龙的交通地带,走到海边,不远的地方就是贫民窟马可可——没有土地、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力供给。
记者Seyward Darby在特访文章《Things Fall Apart》写道:
01
最大的海上贫民窟:
房子被强拆,学校常被淹没
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Kunlé Adeyemi,家庭是建筑世家,他先后在拉各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建筑学位,早早就开始和朋友研究:在现代城市中,人与建筑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过去,他曾在知名的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工作10年,领导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尔国立大学博物馆等著名建筑的设计;

02
建筑师的脑洞:
用256个废弃塑料桶建学校

做的模型长这样▼
不需要复杂设备,直接从当地招募工人就可以完成。

一开始,当地人心里都不觉得这个学校能成功。一个漂浮的学校,有点超出他们的想象。
这里的工程热火朝天,有工人,也有人专门过来围观:
一年多之后,学校建成了,从上往下俯瞰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
新学校开学了,它可以容纳100个孩子。
平时,大家可以划着船上学。
教室是敞亮的,比之前的要好很多。
黑板各种设施也有了,不用担心空间不足。
一个小“操场”,学生和居民们都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
晚上会闪闪发光的学校,让海上不再只有黑暗。
这样一个全部220平米的学校占水也不大,底座是10米×10米,比三室一厅的房源占地更小,还可以在水上移动。
03
漂浮的学校、漂浮的社区
应该有什么样的未来
.jpg\")
雨季到来时,学校不得不让孩子们撤离,以免危险。在一场飓风中,已经空无一人的学校轰然倒塌,水面上只剩下一堆碎片。
在成都▼

材料是木材与四川当地盛产的竹子,现在是锦城绿道上新的景观啦。
但是如今,马可可的新学校迟迟没有建完,可能是当地政府禁令,可能是项目经费上的问题。
有人开始怀疑这个项目是否真的为了解决海上贫民的建筑问题,认为这不过是设计师沽名钓誉的手段。
但不管事实如何,这种漂浮的学校模式都为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海上社区改造创意。它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引用注释:
1.https://magazine.atavist.com/things-fall-apart-makoko-floating-school?utm_medium=website&utm_source=archdaily.com,The Atavist Magazin - no. 76,
2.https://www.metalocus.es/en/news/makoko-floating-school,METALOCUS,2013-06-07
3.https://worldarchitecture.org/architecture-news/ccghg/makoko-floating-school-is-a-prototype-floating-structure-that-changes-urbanizing-african-context.html,world architecture,2015-08-24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nl%C3%A9_Adeyemi,维基百科,2018-09-24最后更新
5.http://www.sohu.com/a/282773721_355475,成都日报,2018-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