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又到一年毕业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大学生因为求职的问题陷入苦恼和迷茫,杭州携职旅社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向大学生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以及求职培训、人才服务,试图协助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和大多数由NGO转型成为社会企业的机构不同,携职本身就是一家企业,创立于2008年,也是杭州唯一经工商注册的大学生旅社。它以帮大学生找到好工作为使命,每晚只需28元即可入住。如果是刚刚毕业来杭州找工作,出示学生证或毕业证,可获得一晚的免费住宿服务。尽管很多人对社会企业的定义、对携职是否是社会企业这个问题还有争议,但是它的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到杭州的大学生求职成本高以及缺乏经验的困境,在帮助大学生的同时也能实现经济上的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
(携职旅社外景)
创新模式——求职住宿+求职培训+人才服务
2008年,携职的创办者温少波发现了来杭求职大学生的需求——大部分快捷酒店每晚最低也要一百多,而住宿又是求职过程的基本后勤保障,这让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很无奈。筹划之后,温少波开办了携职旅社,希望能把人才招聘服务和快捷酒店的业务相结合。
(携职旅社内景)
为大学生提供住宿是携职旅社的基本服务。旅社目前共有两百多个床位,它还提供了许多免费蹭住攻略,例如打扫卫生可享受一天免费住宿,在携职找到女朋友的,也可享受一天免费住宿。此外,旅社开设了“善行28”的捐赠板块,每收到一笔28元的捐赠,就可以支持一位财务困难的大学生免费住一晚。携职希望,即便口袋里只剩两块坐公交的钱,大学生们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要是找到工作了,想换个环境,旅社还有经济实惠的白领公寓和爱情公寓供他们选择。
对于入住的求职大学生,旅社会向他们要一份简历,并且请专业的人才红娘根据简历筛选、配对,推荐他们去合适的公司面试。很多青年旅社的布告栏都贴着旅游、包车、结伴信息,而携职的布告栏则布满近期招聘、培训信息,还有各种关于求职经验和误区的“技术帖”。人才红娘还会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技能方面的培训,也会专门陪同他们去面试;如果面试失败了,人才红娘也会帮忙分析原因,做出总结。携职觉得,这样的增值服务能让求职的大学生和企业更好地对接,解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免费住携职攻略)
社群支持的营造——“在携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携职旅社随处可见古玩市场“扫描”回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宣传画,每一张都配上口号,这样使得旅社营造出一种励志的气息。它的前台就贴了这样的一个标语——“在携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想传达的是求职的大学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可以在携职交到朋友、互相鼓励;还想做在年轻人生存越发艰难的社会现实下,依然有很多人在关注求职者找工作的问题,大家会一起帮助你找工作。
当然,大学生大多年轻气盛,比如大学宿舍就经常发生小摩擦。为此,携职旅社制定一套“携职吊丝入住需知”规定,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加上及时沟通,了解大学生的入住需求,做好情况反馈,细节方面做到位了,冲突问题也自然而然减少了。入住旅社里的大学生房客们还会经常一起学习,交流求职技巧和面试经验,一起参加活动,逢年过节旅社的工作人员还会和大学生一起庆祝节日,这就相当于把大学生宿舍搬到了校外。
创办者说,“携职提供的不仅是床位,而是一种氛围,一群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奋斗,和你一样的同伴还有很多,而且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帮你。”
(携职前台标语)
资金哪里来?
便宜的住宿收费加上免费的增值服务,携职旅社能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吗?目前携职旅社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住宿收入,每人收取一定数额的床位费,一间宿舍6-8个人,总的费用与普通快捷酒店相比也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旅社的入住率非常高,几乎每天可以住满,目前已经处于盈利中,年营收15万左右。此外,它也会向企业收取人才服务费和招聘费用,一些企业和学校也会向其支付培训费用。旅社还接受“善行28”资助,规定每个人只能捐一个床位。因此,旅社的收入基本覆盖成本,不需要依赖外面的大额捐赠。
(善行28捐赠板块说明)
品牌传播——多渠道展现携职旅社的故事
携职去年出版了一本35万字的书——《求职公寓》。书里不仅包含杭州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的心路历程,还有温少波七年的创业历程和一些想法。很多大学都在订购这本书,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教材指南。即将出版的第二本书叫《眼前的黑不是黑》,顾名思义,眼前遇到的困难终将过去,求职路上要坚持到底。此外携职还创作了自己的励志主题歌曲《一起飞》,温少波也正在筹备将携职旅社的故事拍成一部类似《爱情公寓》的舞台剧,名为《求职路上》。
书籍、歌曲、舞台剧这种视觉化和听觉化的方式,既传播携职的理念和模式,也传播了一种励志信念,让更多的大学生从求职的道路中坚定信心,找到方向。
(小说《求职公寓》)
品牌延伸——打造携职产业链
携职建立起了就业的一条龙服务产业链,从住宿到培训,到网络和到人才服务。它在旅社的基础上,已经成立了7家公司,其中2010年成立了麦可思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为学生推荐工作,帮大学生免费找工作,成立服务广场,积聚了杭州22家人力资源机构。2年前成立的快搜搜校企就业信息大数据云平台,则构建了中国校企就业信息沟通平台,开创了新的互联网+模式。七家公司在业务上有区分,各自也有盈利渠道。携职未来会将产业链继续延伸,提供职业培训与规划、岗位推荐、人才猎头、社保户代理等人力资源服务以及拓展小资装修、管家服务、交友聚会、就业创业等更多业务内容。
(携职产业链)
携职还要做的是要成立一所O2O的就业大学,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和全国58所高校签订共建学院合作协议,引进企业课程、就业素质、就业技能各方面课程,打造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校舍的大学,共同培养自己的学生,帮助自己的学生就业。就业大学采用的是网站线上学习、线下培训学生就业素质的模式,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培训,开发了《就业心理》、《就业礼仪》、《就业演讲》、《就业国学》、《就业简历》、《就业面试》六大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问题和挑战
当问及携职旅社目前发展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负责旅社的经理认为,他们每年的营业额收入大多都用来交付房租,因此希望可以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优惠支持。携职旅社的入住率是非常高的,但是目前的盈利能力还是不能长期支撑各项增值服务的运营成本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再加上微利的模式又很难获得外界投资,这对携职旅社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找过他们想投资做分店,但是管理者考虑到携职的定位是社会企业,优先考虑社会效益才是携职旅社存在的意义,因此拒绝了那些要求在短时间内有大额回报,追求经济效益的人。
(携职励志标语)
总而言之,携职旅社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出身企业、向社会企业转身,携职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可持续的解决社会问题,首先不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兼得的。在参访过程中,作者也强烈地感受到,无论是创办人还是工作人员,他们对携职是社会企业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旅社不仅要做社会企业的实践者,更致力于通过书籍、拍电视剧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成为社会企业的传播者,让更多人知道、理解社会企业,给求职路上迷茫的大学生带来帮助和温暖,同时,给更多的企业在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带来积极的启发与思考。
公益慈善学园投稿,作者:崔小玲
图片资料来源于作者实地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