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 资讯详情
垃圾回收产业在探索中前行


领域
环境保护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30万拾荒者,分布在660个城市里,光是北京市就有17万人依靠拣垃圾为生。如果能想办法利用这些人的能力,兴利除弊,应该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城市垃圾问题,促进可再生产业的发展,节约宝贵的自然资源。
巴西模式
让我们看看巴西是怎样进行垃圾回收的。巴西和中国一样,老百姓的垃圾分类意识不高,但却有着一支庞大的拾荒队伍。于是,巴西政府针对本国的现状,采取了一种变通方式,并不要求居民对生活垃圾实行细致分类,而是要求他们把垃圾分成干和湿两种。居民倾倒湿垃圾需要按照重量向政府交费,干垃圾则免费。湿垃圾由政府部门负责处理,或堆肥或填埋,干垃圾则交给拾荒者合作社,让他们负责分类收集。
在巴西拾荒者合作社并不完全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而是得到了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扶持。巴西政府在城市中专门拨出一块地供合作社使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负责提供核心设备和管理指导。垃圾由传送带运进分拣车间,工人们分别站在流水线两旁进行人工分选。分选速度也许没有机械化分选快,但准确性很高。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节省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
目前巴西全国一共有435个合作社,一共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机会。合作社成员的人平均月收入为270美元,为巴西最低收入水平的两倍多。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工作人员的社会归属感很强,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对社会也有贡献,从而减少了不安定因素,促进了社会和谐。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巴西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纸板的回收率为79%,纸为33%,塑料为16.5%,PET树脂为48%,均大大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水平。
利乐包的循环利用
在垃圾回收处理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对利乐包装的回收利用。像利乐包这类牛奶饮料盒(或者叫做复合软包装)通常含有75%%左右的纸,其余是塑料和铝膜,无法直接被打成纯纸浆。以前人们经常把这种纸包装混在废纸中运进废纸处理厂,但普通纸厂没法完全处理,还得再拣出来扔掉。有人看中了利乐包的材质,把它压缩成塑木材料,代替一部分木板的功能。但是这样做改变了原材料的功能,附加值很低,回收价格一直高不上去。中国的利乐包回收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欧洲水平的1/3。“利乐的原则是哪来的回哪去,从资源回到资源。”利乐中国的副总裁杨斌说,“如果能把纸、塑料和铝单独分出来进行再循环,资源利用率就能达到最大化。”
说起来,这项技术并不复杂,只需要建设一台水力碎浆机和一套铝塑分离设备,把提取纸浆后的铝塑筛渣进行再分离。这种处理工艺经过技术论证和生产实践,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完全符合环保要求。但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这事只能由小厂来做,而中国政府出于环保的考虑,不鼓励新建小型造纸厂,现有的造纸厂又都喜欢用美国进口废纸——比国内废纸好用。因为无利可图,过去国内没人愿意回收利乐包,眼看着优质长纤维被送进了填埋场,或者被当成燃料烧掉了。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大幅度提升,作为复合纸包装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的利乐公司感到了压力。于是,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寻找可以与之合作的小型造纸厂,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争取把利乐包的循环利用做起来。“我们的策略是先迈后腿,把废弃利乐包的加工产业做大,然后再迈前腿,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利乐包的回收。”利乐公司在全国各地寻找愿意合作的造纸厂,把水力碎浆机借给对方使用,并帮助他们打开产销渠道,扩大利乐包收集网络,力争最终做到自负盈亏。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