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级别:助理/文员(根据候选人背景确定)
汇报对象:联合公益部部门主任
希望候选人所具备的素质:
平等、开放、积极、有好奇心;既能独立思考、表达自己,也能听取意见,尊重他人;积极承担责任,主动寻求办法,并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关注社会和关注成长,愿意持续学习,并与公益伙伴们共同分享和成长;团队项目处于创业阶段,希望你能积极承担责任,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并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公益行业尚处在不成熟阶段,愿意长期为公益事业发展而努力,并愿意与公益伙伴们共同分享和成长。
工作职责:
1. 合作伙伴管理:主动通过网络和过往资料了解所支持的一线公益机构情况,并形成合作伙伴档案和合作清单;
2. 营销活动执行:配合项目经理,组织一线公益机构开展线上线下的培训/工作坊/共学小组/营销活动等,提升伙伴机构的筹款;
3. 合作伙伴跟踪:在项目经理的支持下,针对合作伙伴开展个别访谈和跟进,及时了解其筹款发展状态,形成对伙伴辅导和运营的工作建议;
4. 平台数据监测: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形成周度、月度、季度、年度报告,并就分析结果和支持对象进行复盘,提出接下来的行动策略建议;
5. 经验梳理和沉淀:在运营和辅导过程中,配合项目经理将工作经验和伙伴案例进行梳理和沉淀,形成工作流程和指引;
6. 其他工作:配合团队开展月捐筹款议题相关的用户调研、行业扫描、筹款系统升级优化、公众号及社群运营等工作;
7. 机构及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营销传播、公益慈善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
2.能接受优秀应届毕业生,具备1年以上互联网筹款系统使用、月捐筹款、客服、营销活动策划执行、用户运营等或有线上社群运营以及培训经验者优先;
3.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能独立开展线上社群运营、线下培训、线上共学小组、工作坊、节点营销活动等;
4.具有目标导向及创造性执行能力、沟通及影响力、主动性及责任心、学习及适应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5.数据监测分析和咨询能力,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对慈善法有基本了解,熟悉互联网筹款和项目运营的基本规范,能在合规情况下推动日常工作;
7.总结和自我迭代,敢于突破自己现有认知不断进行探索,并将工作经验转化为工作指引;
8.积极主动、乐于沟通、敢于承担、执行力强;
9.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以及钉钉、飞书、腾讯文档等线上协作软件,最好会用ProcessOn、Xmind、可画等工具,这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调查:
本机构将对本职位录用者进行资格审核及背景调查。
如于招聘截止日期30天内未接获通知,其简历可视为未获考虑。申请者提供的所有信息只作招聘之用。
壹基金最早由李连杰先生于2007年创立,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大领域。2010年12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作为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在深圳注册,是5A级社会组织,连续十一年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度满分,两度获得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并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鹏城慈善40年致敬单位”“深圳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2007年,李连杰先生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以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
2008年10月,为了保证公益项目更高效地实施,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多方管理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非公募基金会的形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向“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进行专项的汇报与结算,并接受年度审计。
2010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注册成立,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注册原始基金为5000万元,发起机构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及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每家发起机构出资1000万元。
“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及“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已清算注销,其项目、资金及工作人员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承接。
愿景
尽我所能, 人人公益
使命
为每一个人打造参与公益的平台
价值观
世界变得更好,不在于少数人做了很多,而在于多数人都做了一点点
战略模式
壹基金战略模式为“一个平台+三个领域”,即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大领域,努力做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组织的支持者、公众参与的推动者、政策建议的提出者。
1、灾害救助:壹基金在自然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的三个阶段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安置重建三方面的工作,对中国常规多发的中小型洪涝、地震、凝冻、干旱等灾害和突发重大灾害进行持续的人道主义赈灾行动,使灾区儿童及弱势群体重获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同时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学术机构开展项目,提升灾害应对与管理能力,推动行业发展,促进政策完善。
2、儿童关怀与发展: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和鼓励儿童参与项目活动,重点关注发展滞后和灾害多发地区的儿童及其它特殊需要儿童,聚焦保障权利和实现潜能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儿童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3、公益支持与创新:力图用开放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路研究公益行业在快速发展期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携手社会组织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