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闭症孩子的教学中,辅助是指一种附加的刺激,通常适用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出现正确反应,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反应,从而帮助自闭症孩子们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保证孩子反应的正确性,使强化的目的得到实现。辅助有哪几条技巧呢?
一、及时给予辅助
及时给予辅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新课题时,确信孩子不能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则在说出指令后马上给予辅助。另一种是在通常的教学中,如果已给了孩子两次机会仍然没有做出反应,则第三次要在指令之后马上给予辅助。除此之外,对已经接触过的课题还可以试着用延时辅助,即发出指令之后等待一下,给孩子考虑时间,然后再使用辅助。千万不能等到孩子做了错误的反应之后,再去辅助,否则强化出的每一遍结果,可能都是反强化。
二、辅助强度适当
辅助按由高到低的等级划分为:全辅、半辅、独立。
我们给予辅助是为了让孩子能独立完成任务,所以一开始需要辅助才能完成指令,在后续重复训练中逐渐建立了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系后,辅助应慢慢减少,逐渐让孩子独立完成。这时,我们就要及时撤出辅助,不要让孩子对我们的辅助产生依赖。
最合适的辅助程度是既不能太高,让孩子产生依赖,也不能太低,导致孩子完成不了要求。
三、尽早撤去辅助
当孩子学习新技能时,可能给予程度较高的辅助(手把手)。但随着学习的进展,对孩子的辅助程度也要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撤去辅助,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否则,容易让孩子对辅助产生依赖心理。
四、要重奖不依赖辅助的行为
孩子在辅助之后完成任务的行为应该得到强化/奖励(表扬、微笑、拥抱或小食品)。但是更要重奖那些不用辅助就能完成任务的行为。这样会使自闭症儿童受到鼓励而不再依赖辅助(因为没有辅助时会得到更大的鼓励)。也会使他们逐渐明白,真正的“真棒”是那些不依赖辅助就能完成任务的行为。
五、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
我们的老师经常会对家长说不要小看自闭症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下达指令后,会非常注意自己的眼神,因为很可能我们只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正确的答案,正在注视着我们的孩子就能发现,这种无意识的辅助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但是孩子未必真正学会了。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眼神或者一个习惯性动作,因为孩子都会认为这是一种信号。当孩子在你面前和在别人面前反差大时,要想想是否在训练时出现了无意识的辅助行为,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
及时给予辅助能避免自闭症儿童在错误中摸索;尽早撤去辅助并奖励不依赖辅助的行为,可使自闭症儿童早一点学习独立完成任务。恰当地使用各种辅助技巧,不仅涉及各种辅助形式的具体操作,还涉及到操作时的一些原则及注意事项。那么使用辅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
辅助过多,孩子会形成依赖,如果你不帮着他就不想做了。你太多的帮助,自己就不动脑了。
第二
辅助过少,孩子还没学好你就不帮忙了,孩子学得还不稳固。
第三
辅助跨度太大,如果没有按照孩子的现有水平合理的划分辅助,从一个大辅助直接到很险恶的辅助,那当辅助下降后,孩子就学得很费力气。
如果孩子学一个技能很久都没学会,就要反思一下自己,
目标是否合理?
辅助太多?依赖了?
辅助太少,没学好?
辅助跨度太大了?
儿童自闭症治疗https://www.xingxiwang.net
孤独症治疗https://www.xingxiwang.net
自闭症康复https://www.xingxiwang.net
北京星希望儿童孤独症治疗康复专业机构
孩子发育迟缓等问题免费一对一专家免费指导微信:xxwjy007
线上免费测评:https://assess.xingxiwang.com/?pid=5&from=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