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来源:
2020-01-15
208

 

一、听话是什么意思?

听话≠乖

从小我们就听到父母告诫我们“要听话”,父母的意思多半是指“要遵循父母的意见”的意思。

在MUST孤独症综合疗法的理解力领域中第二个维度即“听话能力”,这个“听话”跟父母所谓的“听话”是不一样的。

在MUST体系理解力领域中的“听话能力”主要指“听见别人说话、听懂别人说话,知道如何正确的反应”的意思。

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听见感应

听懂理解

反应反馈

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有“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能力差。不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听不懂别人的话,不懂得语言的使用方法是这部分儿童的根本问题。

二、为什么需要听话能力?

听话能力对于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听话能力是交往的前提。我们要跟人去进行交往,首先我们要听懂别人讲话,对别人的话去作出反应你们之间才有可能交往起来,如果有人跟你借笔,你不搭理他,那这个人肯定不愿意跟你交往,那么以后很难交往起来。

第二,听话能力是提升理解力的重要途径。理解力要从八个维度去进行提升,听话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想要去了解一个事物,我们想要跟人去进行沟通交流,我们最起码的要能够听懂别人的话,根据别人的话去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三,听话能力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一个人要生活在社会上必须具备听话能力,如果我不具备听话能力,如果有人跟我说车子来了,那这句话我可能没听懂,我不去做出反应,有可能就会被车子撞着。所以想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备听话能力。

所以,康复训练首先要解决如何注意别人的说话如何听懂别人的话;要长期培养他们的理解性语言,建立正确的概念;尽快要做的工作是:发展功能性语言去代替刻板、模仿、重复的无意义的语言。

 

 

三、孤独症孩子在听指令上有哪些常见问题?

1.像没听到一样,没反应。

2.有反应,但是不看你。

3.有反应,反应慢。

4.有反应,但是不理解。

 

四、孤独症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孤独症的孩子听话能力比较薄弱,他们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孤独症的孩子缺乏动机,孤独症的孩子对人不感兴趣,对人不关注,那么他对人所讲的话也就不关注了,所以我们要从动机出发去培养孩子听话能力。

第二点,孤独症孩子不关注周围和曾经在自我世界里边周围发生的事情。他不去关注他的能力当然就得不到提升。

第三点,孤独症孩子配对能力弱,他们很难去建立一个链接和动机。比如我们经常听别人讲“电脑”,听到“电脑”这个声音,同时看到电脑,那我们以后再听到“电脑”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面就能浮现这个物品,而孤独症的孩子配对能力没有这么强,可能我讲过十遍电脑,同时他也看到过电脑十次,但下次我再跟他讲电脑的时候,他还是联想不起来这个物品。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他就听不懂啊。我说我有一台电脑,他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他听不懂的东西他就没有兴趣,所以配对能力差也影响孩子听话的立场。

正常发育的孩子,其具备一定的配对能力,在听到别人指着椅子说“椅子”之后,“椅子”这个声音就跟椅子那个物品配对在一起,久而久之,他再听到“椅子”的时候,就脑海中就能浮现椅子那个物品。

第四点,孤独症的孩子存在着记忆障碍。有一部分孤独症孩子记忆能力有障碍,所以虽然这一次他配对成功了,下一次他又不记得了,所以再次我跟他讲的时候他听不懂,听不懂他也就不会感兴趣,所以他的听话能力就变得非常弱。

第五点,孤独症孩子的思维能力存在障碍,因为他的思维存在障碍,所以他不能够提炼别人讲话的主要含义。比如我跟一个孩子打电话,我跟他说:“喂,宝宝。”,孩子可能经过训练以后他也回应我说:“哎,杜阿姨。” 我问:“你妈妈在吗?”他可能回答说:“在。”说完这句话他可能就不做进一步的沟通了,就直接等着我说下面的话,其实我问妈妈在不在的意思是让他叫妈妈来接电话,但这个孩子的思维能力比较僵化,他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必须跟他有关的,他以为所有的事情你都会很明白地给他一个指令,所以他在等你接下来问什么。他没有拓展到是让他去找妈妈来这个意思。

 

 

五、家长在发指令上存在哪些误区?

1.“我看康复指导老师就跟孩子玩一样,训练很简单的内容。比如一直就在说:‘看我!’”

训练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我们刚开始训练必须用简单、孩子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去操作,那样孩子才能更容易成功,保证孩子下次更愿意对我们的指令做出反应。主要训练的就是孩子去配合我们,不要急于一时,一开始就从难的任务开始,家长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我看着康复指导老师怎么做我也这么做的啊?怎么我说话孩子就不听呢?”

这是因为没有把理论理解透,康复训练很多时候区别就在于细节的处理,与操作的规范性,大致看来,和老师操作都是一样的,仔细分析才能知道,哦,原来老师对强化物的运用驾轻就熟。而我们没有成功调起来孩子的动机,当然,孩子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3.“有时候孩子很配合我发的指令,而有的时候却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孩子做出反应一定是家长发完指令之后,孩子才反应,而不是家长指令还没发完,孩子就在做了,这训练的不是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孩子可能只是习惯性的自己玩自己的,恰巧答对了,而不是听完家长发完指令之后,进行了思考,然后才做出反应。

 

六、我们应该怎么发指令?

1.严格遵守操作MUST操作步骤

动机注意力指令辅助(反应)强化鼓励记录休息

2. 发指令的前提

听懂别人的话,前提是能注意别人说话,并能在协助下(最初)或自动对“话”作相应的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训练达到目的。听指令作辨别物品的训练是最基础的练习。

3.发指令的原则

(1)不重复性:一个回应就一次指令,重复会让孩子觉得可以不做出反应。不行就辅助完成。

(2)统一性:指令经常变换会让孩子混乱。

(3)简单并且符合孩子能力:指令一定要简洁、清楚。

(4)及时、适时:抓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发指令。

 

 

3.举例说明

1“给我”、“看我”的训练。孩子坐在指导者的对面,指导者对着桌上的物品说:“给我”。孩子必须将放在眼前的物品拿起来交给指导者。(需要手势的提示或者给予辅助;指导者用手指指一下物品再用手指指自己,或另一个指导者协助儿童拿物品)

2视觉配对练习。指导者手拿两张教具卡片,令儿童注意看,再令孩子从两张图中选取一张与指导者手中的物品配对,并要与指导者的目光对视。

3声音与物品的配对练习。指导者只说:“给我XX”,孩子自动拿物品或卡片给指导者,并且一定要看着指导者。

4日常生活中听指令练习。可以听指令做动作;听指令做事情;“把XX摆好”、“把XX拿过来”。必要时运用手势、肢体语言,图卡、教具等视觉线索给予提示。复杂的指令有指导者示范动作再令其模仿。

(5)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孩子注意听。

(6)运用“MUST”的行为干预模式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的意义。

4.孩子对语言刺激反应正确时,一定要及时强化(奖励);孩子对语言刺激反应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告诉儿童说:“不对”或“不”,然后再给他做示范,令其重复反覆练习直到对了为止;孩子如果对语言刺激无反应时,要认真分析原因,或降低语言内容的难度,或给孩子必要的提示,如提一句话的开头几个字或一个字,让其能顺利地接着说下去。

举例:康复指导老师问:“这是什么?”孩子童不回答(不反应);康复指导老师说:“苹果”,儿童还是不回答(无反应);康复指导老师:“把苹果给我”。孩子把苹果给他;康复指导老师:“很好,说苹果”。孩子:“苹果”;康复指导老师:“好孩子!这是什么?”孩子:“苹果”,康复指导老师:“太好了!”在这个例子中,孩子不愿意去回答某个问题,那就适当改变一下策略,降低难度,减缓压力,让孩子去重复康复指导老师提供给他的答案,最后又回到训练的起始点。

 

七、听话能力训练基本发展顺序

理解能力差的孤独症孩子,他们的语言中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有偏差,因此培养理解性的语言,要从指令的理解,以及词汇概念的理解两个方向进行语言训练。理解指令的意思,在人际交往中相互链接,正确概念的建立又能更好地促使其理解性语言的发展。

1.对指令的理解可以通过以下顺序进行循序渐进的泛化加强。

(1)动词指令,如:”看我”,“给我”,“坐”等。

(2)名词指令,如:”穿鞋“,”喝水“,“手拉手”等

(3)形容词、副词指令,如:”快跑“,”跳高高的”等

(4)代词、介词指令,如“把这个给她”,”摸摸这只小猫“,”跟阿姨说‘你好’“等。

(5)指令泛化,如”把这双鞋拿来”,“把那个杯子给我”等。

(6)词组,如“苹果和橙子都给我“等。

(7)句子,如“和XX放在一起。”的训练,康复指导老师指着一个图片,告孩子把它放在一推图片中去。

 

 

注意事项:

(1)提问前的过度、引导很重要,练习一开始,并不直接提问,而是以描述实物、图片的形式把答案说出来并作强调,然后才练习回答。

(2)要有实物、照片、图片这些可视性强的材料。

(3)一般步骤为:动机注意力指令辅助(反应各种提示:嘴形,开头的音等强化鼓励→泛化→自动产生动机。

(4)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是很多次的重复,所以作为康复指导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2.对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更多的教具辅助学习。

概念是由词来代表的,它也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比如从各种车辆、船只和飞机中抽出它们是用于运输的这一共同特点,就概括出了“交通工具”这一抽象的概念。

 

八,总结

孤独症儿童的听话能力训练要非常生活化,出门时,在家时,看到人时,做事时都要教他说话,并鼓励儿童主动表达,越有机会表达的儿童语言发展就越好。

年龄大或者能力较好的孩子,康复指导老师要不断地把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告诉他,如说:“去超市买面包”,让他知道我们正在做的事,并学习如何表达。以后就要利用熟悉的情境给他提表达要求。对小年龄、能力较差的孩子则帮他把他想要的事用口语表达出来。比如他想喝水,在带他去拿水时,告诉他“我要喝水”或“我们去拿水”并用手势做辅助表达。慢慢培养他用简单的词语作表达。

在遇到如听别人说话时总鹦鹉学舌似地频繁模仿他人言语,则应教孩子如何表达。把正确的语句告诉他,并反覆练习,直到掌握了为止。比如你问他:“家在哪里?”儿童也重复“家在哪里?”你就订一个计划来帮助他学会回答别人的提问。如果确实不会回答的问题,要教他说“不知道”。

 

 

自闭症康复https://www.xingxiwang.com           

北京星希望儿童孤独症治疗康复专业机构

领取免费指导视频请加微信:xxwjy007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