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队友丨一起加入台湾可持续食物探索之旅吧
来源:
2018-12-14
1008

为了探索可持续的食物与生活
培育可持续跨界人才


       链接中外、以食物为载体的可持续教育平台“食物森林Forested”开启了第三期SMART可持续跨界考察,正在招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同去台湾探寻永续的生活、食物与家园!

 

来源 | 食物森林Forested(ID:FoodForested)


— 可持续跨界考察团队 —

Sustainability Multidisciplinary 
Applied Research Team 
(SMART)

 

第三期

主题

永续的生活、食物与家园:
营造人与自然、人与食物、人与人的和谐

 

地点

台湾
(台中 台北 花莲 台东)

 

考察日期

2019年1月11日-18日

 

1. 关键词 

 

可持续食物体系  永续家园 

自然农法 社群支持农业 CSA 农夫市集 

合作社 共同购买 产销通路

从土地到餐桌  半农半X  古法发酵

有机农业  有机食材  有机餐厅  有机超市

 植物性饮食  整全健康/全人健康


2. 项目特色

 

       「SMART可持续跨界考察」是「食物森林Forested」平台的旗舰教育项目。它以生态食物为载体,真实世界为学校,由资深「SMART生命导师」带领一支从全球招募的跨界跨文化团队,考察世界各地域的可持续食农体系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及文化。在考察过程中,SMART团员与当地实践者做面对面深度走心的交流,亲身体验来自健康土地的生态美食,团员间相互交流,碰撞跨界的思维与视野,收获营造可持续食农体系的实用经验,及融合自然、食物与身心的合一生命智慧。


       今年的SMART-台湾行程,除了保留去年和台湾各大有机通路机构的深度交流外,加入许多更纯粹的可持续食农体系的内容和生活体验:


       ✔ 全程在台湾知名的友善料理餐厅用餐和交流,体验好的食物不仅带来美味,更是带给身体满满的能量,学习友善餐厅生存之道。(友善料理:使用本土友善耕种的食材,依据时节所产生的作物,在其最鲜美、营养最丰富的时刻,做成料理,那是顺应天地滋养的原味。)

 

       ✔ 永续家园与土地:今年农场环节我们进行升级,超越单纯的有机农场。我们将带大家到真正的自然农法耕作的农场,学习如何和自然协作,不用农药,化肥(和工业化有机肥),除草剂,地膜,大棚,不给自然增加负担,生产出生态的好产品。了解农场的销售方式和盈利模式。除此之外,正逢台湾花博会,我们有机会参观永续自然建筑并和策展人进行深度交流。

 

       ✔ 平衡身心灵的全人健康:不仅环境要平衡和健康,我们的身心灵也需要健康和平衡。今年我们还将探索WHOLELifestyle如是生活从饮食疗愈、运动复健、心理情绪三大面向着手的身心灵全人健康。此外,考察每日清晨含有能量练习,引导队友连接自身。

 

3. 适合对象

 

真诚善待土地的人
真诚善待食物的人
真心喜欢美食的人
对美好的永续生活充满向往
并希望践行的创变者
……
(需具备流利中文水平)

 

4. 项目发起人/导师


裘 成

 


       「食物森林Forested」平台创始人,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的研究、实践与教育者,首位就读跨学科博士「食物学」(以食物为载体研究社会与文化)的中国人。2012-201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后,裘成就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国际发展政策。觉醒于全球农业、食物、环境等人类危机的系统性问题根源,她开始探索可持续的生态食农体系,参与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的生态农业、城市农业与堆肥、社群支持农业等实践,包括在美国Forested森林生态农场和研究基地务农两年。2017年,裘成回中国推广生态农业,任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食品与农业资深项目主任,并受邀在大陆和台湾做超过50场可持续食物体系的讲座与培训,影响了超过十五万中国人。自2017年秋,裘成创立和运营「链接中美、以食物为载体」的可持续教育平台「食物森林Forested」,同时全奖就读纽约大学食物学博士,并教授纽约大学在中国的「全球食物文化」研究生游学课。

 

       学业与事业之外,裘成是一名每日练习自我能量引导与疗愈的瑜伽士和生活禅修者,擅长通过与自然、食物和自身的连接与沟通,活出整全的健康生命状态。作为SMART生命导师,她希望启蒙、引导更多人找回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使命,并和她一起,作为地球公民,「用滋养人与万物的食物,将地球恢复和创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由、幸福、美丽花园」。

 

黄银霞

 

 

       黄银霞毕业于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从事饮食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作为SMART生命导师和食物森林Forested平台的项目经理,她致力于引导更多人探索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可持续过程,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平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个目标,她创办了福州栖地自然学校社区支持农业(CSA)。她还创建了“元味初食”,并成为福州有机农夫市集组委会成员。她定期教授生态素食课程,并和同伴一起搭建在地食物森林。

 

       作为食物专家,她全身心投入到可持续农业,指导人们利用当地当季的食材制作和品鉴真正健康而美味的传统中国美食。这源于她的个人生活经历:在厦门鼓浪屿长大,前人早期种植的各种果树是她幼时的食物森林、美食乐园。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开辟自己的家庭菜园,建鸡舍。父亲还经常带孩子们去赶海,捡海螺,海石花,买刚上岸的海鲜……就这样她潜移默化的继承父母的饮食价值观。

 

       后来在外企的职业生涯让她有机会在上海和美国生活多年,她开始体会到当今国际饮食习惯带来的所有现代健康问题,并了解这些饮食习惯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回到家乡,成为年轻的母亲后,她开始推动以生态种植食材为基础,回归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她希望在保持人类与环境平衡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滋养身体、令人心满意足的饮食体验。

 

5. 考察项目点

 

       我们将以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生命循环为线索,探索:

 

       ✔ 永续生活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社群、人与食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 我们需要培育怎样的能力、系统和文化以转向永续生活?

 

       在每一个考察项目点,我们都将与对方机构的资深负责人做深度交流,学习经验。考察项目点可分为三大主题板块。

 

— 主题板块A:永续的家园与土地 — 
(人与自然)


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

(Tse-Xin Organic Agriculture Foundation)

 

       三四十年前,一味追求产量,台湾农业大量施洒化肥农药,农田遍布毒素,土地失去元气,众多生物无辜丧命。大悲为怀的日常老和尚听务农子弟叙述果园里的大蛇、山老鼠爬过剧毒农药,双双陈尸柑橘树下而皮开肉绽……老和尚潸然泪下:「动物惨死,人类又怎能不受毒害呢?」

 

       老和尚于1995年洒下第一把有机种子,开启台湾无农药农耕的新纪元,望集结众人之力,光复大地,共创健康和乐的社会。延续老和尚的大慈之心,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通过有机农业,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引导了无数的台湾常规化学农田转型有机生态,恢复台湾土地、生态系统与人的健康。

 

深度交流对象:叶采灵,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讲师


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之 「永续家园」
(Sustainable Home,

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sition)

 

 

       永续家园「四口之家」位于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森林园区。森林园区藉由低冲击的建筑形式,结合碳中和的课题及环境维护等面向,策动多元面向的展览型态,让参观者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体验大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艺术,并提倡自然生态保育的重要性,传达从古至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活型态。

 

       家屋的功能从最基本的遮风挡雨、抵御外界威胁、保障人生安全,一直到追求富足、满足欲望的自然资源消耗,一再显示家的核心是人。但这样的人类本位主义思想让我们忘记了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了大地母亲,人类也将无法生存。若提升高度来看待全人类的家、万物的家,会发现这颗伤痕累累的星球才是我们该保护的;大自然才应该是家园的核心。

 

       为了唤起大众对大自然的认知及重视,「永续家园」将自然配置于家屋的中心位置,生活空间环绕在侧,形成一个主从关系。家园的核心是自然,是供养我们食物的土地,是植物,是动物,是生物;是光,是音,是风,是水;是四季更迭,是时间,是精神。生活空间环绕在侧,介于两个自然之间,内建的自然被时常感知著、被关注着、被照顾着、被学习着;人类被启发着。

 

       深度交流对象/导览:刘德辅,「永续家园」策展人。曾是台湾时装与平面广告摄影师,年过半百之时从绚丽归于平淡,学习农耕、建造自然建筑,建立花莲生态村,其中包含 「花德福」(花莲的华德福小学)。 


南澳好粮食堂

(Good Eats Cafe)

 

       农耕即生活,生活要玩乐。餐桌在产地,客人是朋友。南澳土地上孕育了良好的田园与太平洋的渔产交相呼应,好粮食堂介于这中间地带,源自创始人叶品妤小姐实现梦想的半农半X的生活中,进而延伸出的一个缩短食物里程、以食会友、自然食材健康烹调的餐厅。

 

活动:好粮菜园导览,田间下午茶,晚饭

 

深度交流对象:叶品妤,好糧食堂创始人,半农半X生活践行者

 


石梯坪海稻田

 

“里山里海”计划复耕的海梯田

由阿美族部落种植生态海稻米

台湾好食协会扶持部落转型有机农业

 

2018年SMART台湾考察团队,背景为石梯坪海稻田

 

罗杰农场

 

       农场主是台湾知名有机农业专家罗杰老师,自然农法的资深实践者,多次受邀在大陆讲学自然农法。他与妻子不雇人,亲手打理150亩果园,不施肥,不喷药。

 

       罗杰老师称,他所实施的农法为「本然农法」,源自于日本的秀明农法,加上各国生态农法的截长补短,十三年的躬耕实践,与信仰上的领悟,有别于大陆及台湾现行的良莠不齐的自然农法。他期望「本然农法」可以对现存三农问题提供一些解答。

 

深度交流对象:罗杰,「本然农法」实践者


打碗花农场 & 徐兰香的醋

 

       打碗花农场践行循环立体免耕农法,并通过「酿造」延伸农作物的生命力。

 

       「打碗花」在客家话中指「百合花」,根据祖先的说法,百合花总是生长在水源处,是生态的指标,摘去则会破坏生态,如同打破生存之碗一般。

 

       「打碗花农场」主人徐兰香秉持百合追随干净水源的精神,从西部迁徙至台东的都兰山下,汲取都兰山脉干净的麦饭石水源,加上台东拥有优质的天然环境,和手足胼胝的原住民工作伙伴,共同成就出天然醇酿的「徐兰香天然酿造醋」。酿造的关键在于多元生态环境的配合与洁净的原料,醋、酵素、酱油、蜜饯、豆腐乳及其他腌渍物品…使用的各种原料,是无污染的水源、土壤中经与生物、昆虫等合作同工而得之谷物、蔬菜、水果,坚持无人工添加物,坚持天然的生产模式。制醋及酵素的技术自古以来皆为祖传秘制,在遵行祖先的智慧之下,需要格外的坚持适时适地适种,并尊重在地野生生态,绝不进行大量化、规格化的现代化生产。徐兰香的醋成为台湾手工酿醋的至高点,引发台湾“健康醋饮”的狂潮。

 

深度交流对象:徐兰香,打碗花农场创始人,台湾和平妇女代表,环保先锋。


— 主题板块B:友善的连接 —
(人与人)

 

合朴农学市集

 

       创办满十年,堪称全台湾办得最好的农夫市集。创办人陈孟凯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机博士、密歇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高薪任职美国通用汽车。因日夜操劳,疾病的折磨让他重新思考人生与事业。他开始践行有机生活方式,并创办合朴农学市集,将生态小农生产的当季健康食物链接给消费者。合朴农学市集还开展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经营豆腐坊课程,举办产地探访与务农体验等活动。为了永续经营,合朴农学市集发行了自有的货币 V 币(V,Volunteers),创造了友善的部落型经济。

 

深度交流对象:陈孟凯,合朴农学市集召集人

 

台湾主妇联盟

生活消费合作社

 

 

       「一包米、一篮菜,我们相信消费可以改变世界。」这是台湾主妇联盟的口号,她们透过「环保、健康、安全」的生活必需品,实践绿色生活,支持地球永续。

 

       1993年的台湾,环境公安事件、镉米事件及农药残留等问题层出不穷,有一群妈妈开始认真思考生活的另一种选择。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她们寻寻觅觅、跑遍台湾,找寻新鲜、无农药的米。当时,她们没有能力负担送检的费用,只能一本一本地查人家的帐册,看有没有使用农药。后来,她们集合了一百多个家庭,以「共同购买」方式直接向农友订购米和葡萄,也让农友可以无后顾之忧稳定生产安心的食物。如今,已有超过7万个家庭加入台湾主妇联盟。透过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话,台湾主妇联盟协助解决彼此的问题,找回人与人之间的互信;透过对生产环境的亲近与了解,重温人与土地之间的情感。

 

深度交流对象:张纯明,主妇联盟台中分会,兼任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讲师

 

有机通路里仁公司

(Leezen Company)

 

       销售有机商品的社会企业,经营超过百家台湾里仁门市。诚信链接有机农友、厂商和消费者,盈余回馈「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进行有机农耕、种树减碳、生态保育、生命教育等的推广。

 

 

深度交流对象:高层管理人士(待定)

活动:导览里仁有机商店

 

树合苑

(TreeHope EcoHub)

 

绿意盎然的朴门生态(树)

理念社群合作的伙伴(合)
共同实践成长的园地(苑)


       树合苑是通过朴门永续方法将旧屋进行绿改造的「城食森林」, 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相遇的场域,以及「合朴农学市集」社群成员交流切磋、互助支持、实践美好生活的空间。透过日常的食衣住行,重新找回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

 

深度交流对象:陈孟凯,树合苑创始人

 

活动:手做豆腐

 

台湾原味

(Taiwan Way)

 

 

       台湾原味成立于2011年,怀抱推广友善农作、使大地恢复生机的信念,长期以来, 协助辅导原住民部落转型有机种植,多年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陪伴原住民部落做友善种植与社区总体营造,让部落农事有机,让部落智慧传承,让人们亲近土地。「给部落孩子一条回家的路」是台湾原味创立的初衷:如果每个部落都能以自己的物产,从上游到下游创造自己的产业链,那么年轻人就有机会返回部落。

 

       深度交流对象:吴美貌,「台湾原味」创办人,台湾好食协会秘书长,台湾原住民产业联盟发展协会副会长。常年引导台湾原住民部落转型有机农业的耕作、有机食品的加工与销售,被尊称为「部落妈妈」。 

 

— 主题板块C:美食的真味 —
(人与食物)

 

禾丰田食

 

藏身弄堂老宅
严选台湾在地生产的当季天然有机食材
日式和风定食风格的用心手做美食


穗科手打乌龙面

 

纯素手作乌龙面,稻禾国际餐饮集团旗下品牌
传承日本糠信和広师傅的制面技艺多年
将博大精深的料理之道,化为乌龙面单纯的清雅真味
深度交流对象:李思颖,穗科手打乌龙面店长


一禾堂面包本铺

 

纯素烘培,稻禾国际餐饮集团旗下品牌
传承诚实不懈的烘焙职人精神,执着酝酿的好味,坚守修练的慢味,手作坚持只为呈上最美的自然之味
深度交流对象:一禾堂负责人Angel和贝尔

 

元禾食堂

 

100%纯素当季食材
抛弃过度烹饪与加工的全食物
支持永续农耕,寻回与土地的连接
稻禾国际餐饮集团旗下蔬食品牌
深度交流对象:元禾食堂负责人Aaron


泔米食堂

 

       吃米吃一辈子,我们懂米了吗?一丛稻结千粒穗,竭力喂饱着我们的食粮,我们是否认真看待,足够感谢?

 

       自觉不足,她们开始了寻米旅程,从台湾的东部走到西部,一季走一处米风土。台湾最丰沛的能量在于多元:微气候、微地域、岛屿上迁徙交会的族群人文;依时而做,因地制宜,一代代传承著的料理与味道,辅以几十年累下的,随着食米品味发展而不断精进的地米品种。不同于钟情越光的日本、独尊长籼香米的泰国,台湾米没有唯一经典,从籼到稉,可能代表了典范的转移,但更多可能的是,台湾有机会发展出更多样,更有包容性的米食内容。

 

       她们想把台湾的好米找出来,于是便有了泔米食堂,一家以台湾在地生态稻米为主角、引导更多台湾人认识台湾米的餐厅。全部运用当季在地食材手做美食。由土生土长/台湾好食协会创办人顾玮创办。

 

南岛咖啡部落厨房

 

       达鲁玛克部落-南岛采集馆「南岛咖啡走廊」餐馆结合部落产品,以达鲁玛克部落有机野菜制成天然野菜水饺、野菜稀饭、小米粽等,分享部落饮食文化之美。

 


幸福食堂

(Happiness Kitchen)

 

       无菜单料理,采用山、海、节气与风土孕育的台湾当令作物,用料理传达人们朴实的生活中真情感性的语言。

 

 

如是生活
(WHOLE Lifestyle)

全植厨房
(WHOLE Kitchen

 


       从饮食疗愈、运动复健、心理情绪三大面向着手的身心灵全人健康教育机构,结合传统东方智慧与现代西方科学的思想体系,机构涵括WHOLE Kitchen全植厨房,提供全食物纯植物料理教学;WHOLE Movement运动教练,提供专业运动指导;以及Nuliv喜悦健康诊所,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与排毒疗程,带领人们探索身心平衡的美好,活出生命的最佳状态!

       课程:多彩多姿的完美饮食法(The Dynamic Diet)

 

       深度交流对象/讲师:

 

       Andrew Nicholls,全人身心疗愈导师。Nicholls先生在澳洲取得运动与健康管理学士及硕士学位后,于新加坡和台湾经营各式健康、健身和专业饮食产业之企业与顾问公司超过25年,跨运动、饮食、心理、医学四大领域的生活医学实践家,著有中、英文新书How to Lead an Empowered Lifestyle。

 

       李薏雯,WHOLE Kitchen全植厨房创始人,全食物饮食疗愈导师。担任时尚产业品牌经理多年,有感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而于泰国、美国等地修习大自然长寿饮食(Macrobiotic),身心灵整合饮食法,并考取全人健康教练执照,后于上海睿未特、Sprout Lifestyle等健康管理公司担任健康饮食、植物性营养讲师。(李薏雯是「食物森林Forested平台」首期SMART-台湾考察的队员,可点击了解她的个人介绍与微课。)

 

6. 考察行程略要

 

       团队成员将获得考察手册,包含详细的考察行程、项目点介绍、深度交流对象介绍等信息。

 

 

       *行程中每日清晨的能量练习,队友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可自由练习瑜伽、气功、打坐、站桩、金刚八部功、八段锦等引导和疏通能量的功法,目的是营造氛围和培养队友和自身大自然连接的习惯。

 

7. 招募人数:12人 

(跨界小团队,适宜深度交流和学习)

 

8. 团队职责与福利 

 

       1. 考察前,成功录取的考察队友将在12月25日左右获得考察手册,请认真预习考察内容与考察主题。考察前一周,团队将在线上做第一次交流,并分享彼此搜集的材料。
       2. 考察期间,团队将整体协作,每日轮流由两位队员担任队长,带领队友参与当日的考察行程,组织当日的交流讨论会并作记录。每日平均有1小时的团队讨论交流时间。

       3. 考察结束后,每位队员需独立完成考察作业「台湾考察的思考(Reflections)」。可撰写考察收获、体会或思考(也可以语音录制),体裁、形式与主题不限。作业的目的是让队友回顾与整理个人的考察收获。考察作业必须在考察结束后的一个月之内上交。

       4. 校友与导师资源:完成SMART-台湾考察的队友,将加入「食物森林Forested」平台的SMART校友群,并有资格申请「SMART生命导师培育项目」。(注:「SMART生命导师培育项目」将在2019年启动,仅对SMART校友开放申请)。

 

9. 报名 


申请者请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认真填写申请表。

填表需花至少15分钟时间,建议在大屏幕中打开填写。

申请表网址:

https://jinshuju.net/f/FpgKlC 

 

       考察学费: RMB 9800.00

       费用包括: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保险费,集体参观、交流与活动费。

       费用不包括:往返机票与申请赴台证和入台证的费用。

 

       报名截止日:2018年12月15日

       成功录取的队友将在12月18日左右收到录取通知,并缴费。

       缴费后一般不予退款,但可转让名额给他人(需参与者本人提交报名申请)。

 


10.台湾通行证及其他小贴士 

 

       申请成功的队员,需要办理两个证件。一个是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又称赴台证),另一个是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又称入台证)。前一份由大陆官方签发,后一份由台湾地区签发。

 

       赴台证可申请G签注,即个人旅游自由行。因团队签证必须全体同时赴台湾、同时离开,具有诸多不便,因此采用自由行。在以下47个城市拥有户籍、工作或读书的居民,可以自行前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

 

       开放台湾自由行的47座城市:

       北京、上海、厦门、天津、杭州、广州、南京、重庆、成都、深圳、济南、西安、福州、苏州、武汉、宁波、青岛、郑州、沈阳、长春、石家庄、长沙、昆明、南宁、合肥、泉州、大连、哈尔滨、太原、南昌、贵阳、无锡、烟台、温州、漳州、中山、海口、呼和浩特、兰州、银川、威海、徐州、常州、舟山、惠州、桂林、龙岩。

 

       特别说明:入台证必须通过有资质的旅行社代办,我们可帮忙对接台湾旅行社代办,需向旅行社缴纳人民币费用180元。


11. 感谢

 

       感谢以下机构对「食物森林Forested」组织此次SMART台湾考察所提供的支持:

合朴农学市集
台湾主妇联盟(台中)
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
有机通路
里仁公司
稻禾餐饮集团
泔米食堂
Whole Kitchen全植厨房
台湾原味
打碗花农场
罗杰农场
南岛咖啡部落厨房

 

12. 人才推荐

 

       期待您将本次SMART考察的招募信息广泛传播与分享,并向我们推荐您身边的合适人才。不论推荐成功与否,我们都会保留资料留待后续考察之用,并向您表达真诚的谢意。


期待找到你,
一同探寻永续的生活、食物与家园!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