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青年学习网络招募通知
(点击该链接查看微信招募通知:http://t.cn/R47ziZ9)
一、背景
近几年,乡村的凋敝,乡村文化的大量消失,激起了社会强烈的情感反应,哀叹、惋惜、留恋之声不绝于耳,留住乡愁、留住美丽乡村逐渐成为各种外部力量干预乡村的新借口。NGO、政府、企业、艺术家都在以不同方式介入乡村发展,越来越多青年人也逐渐将眼光投向农村,或以志愿者身份投入乡村支教工作,或选择返乡创业。但由于外部机构或个人大多欠缺对乡土文化及其人文价值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乡村自身亦缺乏文化自觉,在互动过程中不免产生种种冲突与不适。或有因反思现代化、反思城市化,而祭出复兴传统、复兴乡村文化的大旗作为治愈现代病的良药,如众多机构送弟子规下乡、提倡孝道的做法,以对乡村文化的浪漫想象代替对乡村文化及其变迁的理性认知。这一类的倡导虽让乡村文化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但徒然助长浮躁虚矫之气,且价值观混乱,反而遮蔽人们对真实的乡村文化及其变迁的认知,唯有冷静而理性的洞察才有助于理解文化与发展的关系。
此外,今日的乡村已无法独立于城市而存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在大城市郊区形成相对集中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他们带着乡土社会的习俗与观念在艰难地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的不适。
基于20多年乡村文化田野考察的经验以及三年在蒲韩永济乡村工作的实践,我们开发了一套“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的系统课程。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已连续举办两次“乡村文化体系及人文价值体系探索”研习营,总计有65人——分别来自从事农村相关工作的NGO以及农民组织参与了芬芳研习营。
▲首届芬芳研习营全体学员及导师合影
▲第二届芬芳研习营全体学员及导师合影
来自学员的积极反馈,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文化视角与社会转型的视角,无论对青年人成长,还是农村发展、城乡互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为此,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我们想尝试面向青年人发展一个“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的学习网络,希望帮助一部分有理想有热情的青年人在投身于社会工作时能够从文化的视角和转型的视角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知。
二、主办方简介
芬芳文化研究院是一家致力于开展转型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社区建设与多元共治的相关研究、培训交流及实践推动的民间机构。我们为从事与城乡社区发展相关工作的实践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他们将文化视角融入城乡社区发展实践之中,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新乡村新社区新文化,创造有精神期待的美好生活。
三、青年学习网络概要
该学习网络将首先面向北京地区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发展、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城市社区发展等相关领域的NGO工作人员及骨干志愿者。
参与者将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文化体系和人文价值的变迁有较理性的认识,并能将文化视角应用在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中。
我们的学习网络是个剖析所,我们希望把私人的与公共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愿望的与现实的,情感的与理性的以及文化的与经济的各种乡村问题铺展开来,不要继续在小国寡民的旧梦里继续已经明证的失败。
(一)参加学习网络可获得
通过对乡村文化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的系统学习,学员将对乡村文化机理与功能、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逻辑、影响社会发展的精神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对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回顾与梳理,学员对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有更理性的认识;
通过案例讨论、社区考察、小组研习、网络课堂等多种学习方式,学员将学会应用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NGO的行动,培养开放的多元文化视野,理性地认识和把握乡村转型的趋势和方向,并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获得更多启发。
(二)2016年学习网络课程安排(带*者为必修,其余可选修)
时间 |
安排 |
地点 |
2016年 3月1日前 |
电话或邮件通知录取学员 |
|
3月-10月 |
网络学习(4次)* 内容:节日习俗与生命礼仪;审美与艺术 方式:推荐阅读资料;微信群交流 |
微信群 |
5月 |
“转型中的乡村文化与人文价值探索”工作坊(4天)* 内容:系统学习什么是文化视角,如何以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认识传统乡村以及乡村的转型,文化视角如何融入NGO的行动策略。 |
北京 |
6月 |
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调研(1天)*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文化视角与乡村转型的框架对北京的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进行调研,并与相关NGO及社区志愿者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城市流动人口社区的公共服务。 |
北京 |
7月 |
乡村调研(一周左右)*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乡村文化体系框架对一个村庄进行调研,并与村民探讨如何改善村庄的公共服务(根据学员的兴趣,可涉及环境卫生、文化教育、老人照顾、妇女发展等) |
地点待定(山西或河北) |
8月 |
山西永济蒲韩乡村实习 (一个月) 实习时间1个月,了解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的农民自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她们在合作经济、乡村文化、儿童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的探索。 |
山西永济 |
11月 |
结业典礼(半天) * |
北京 |
备注 |
1、如果您3月1日前仍未收到录取通知,将视作为未被录取,我们可能无法一一通知,请见谅。 2、工作坊时间初步定在5月(4天左右) 3、网络学习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围绕相关专题,组织学员之间的交流;二是邀请专家做案例分享或主题讲座。 |
课程内容
专题 |
内容 |
乡村文化体系及人文价值体系 |
从伦理秩序、信仰崇拜、审美艺术、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五个方面对传统乡村文化及人文价值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从乡村生活整体的角度把握传统乡村文化及人文价值的内涵。 |
乡村文化的变迁 |
了解百年来乡村文化崩解的历史成因 |
从文化视角认识和分析乡村转型与发展的趋势 |
1、观念的转变:社会思潮、审美的变化 2、制度、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境保护、乡村教育与乡村转型的关系。 |
将文化视角融入社会工作实践 |
1、 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教育及流动子女教育 2、 乡村新礼俗(节庆习俗与生命礼仪)与社区关系及人文价值的重构 3、 城乡互动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 4、 文化视角下的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5、 山西蒲韩乡村社区的实践 6、 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服务 |
四、学员招募
学习网络面向北京地区招募12名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发展及城市社区工作的公益组织的青年行动者参加,欢迎有兴趣深入学习和了解如何将文化视角融入社会工作实践的人士报名。
1、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发展、城乡社区工作至少一年以上。
2、愿意以开放的、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传统乡村文化及社会转型的NGO青年员工。
(一)报名须知
1、学习网络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个部分。其中网络学习(4次)、工作坊(4天)、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考察(1天)、乡村调研(一周)、结业典礼(半天)为必修课程,需全程参与。山西蒲韩社区实习(1个月)为选修课。
2、在乡村调研中,每位学员需应用所学文化视角,完成一份田野调查报告。
(二)学习费用
1、必修课费用(含乡村调研的交通及食宿费)
学 费:1500元/人;
奖学金:项目提供奖学金,可减免学费。
2、选修课费用(即为期一个月的山西永济蒲韩乡村实习)
学 费:1600元/人,覆盖实习期间的住宿及餐费,但不含往返永济交通费(交通费由
学员自行承担)。
选修资格: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的学员方有资格选修并申请奖学金。
奖学金:项目提供奖学金,可减免学费(但赴山西永济蒲韩乡村考察或实习的
往返交通费仍需由学员自行承担)。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请认真阅读招募通知,并填写报名表http://f.lingxi360.com/f/au205m#rd,报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31日。 入选的学员将于2016年3月1日前发出通知。
(四)联系方式
尹女士:fenfang2010@sina.cn 13269407742 (1月6日之后请联系光先生)
光先生:guangzhenqiang@163.com 13301242523 (1月6日之后请联系光先生)
更多有关芬芳书院的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博客或微博,或关注我们的微信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enfangshuyuan
微博:http://weibo.com/u/1839075837?source=blog
微信号:fenfangculture2010
=======================
【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请认真阅读招募通知,并填写报名表http://f.lingxi360.com/f/au205m#rd,报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1月31日。 入选的学员将于2016年3月1日前发出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