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对接 > 详情
芬芳客厅活动通知: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


【活动内容】
从文化视角看乡村转型会带来怎样的洞见?对我们重新理解农村发展、乡村教育、城乡互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返乡青年、大学生支教等等话题有什么启发?
如果你或你的机构正在从事乡村支教、乡村夏令营、城市流动社区服务、农村发展的工作,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欢迎做客芬芳客厅,与我们共同探讨“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
本次芬芳客厅活动将邀请芬芳文化研究院的牛见春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做精彩的点评和主题讲座。
活动时间:10月14日下午2:30-5:30
活动地点:报名通过后,主办方将邮件通知活动地点
【内容】
乡村转型与乡村教育
乡村转型与城市流动社区
乡村转型与青年成长
什么是文化视角
如何从文化视角来认识乡村转型
【形式】
工作坊研讨+嘉宾点评及主题讲座
【报名】
名额有限,需报名,请将姓名、机构、邮箱及手机号等联系方式发邮件至 fenfang2010@sina.cn,获得主办方邮件回复后方可参加
【背景介绍】
近几年,乡村的凋敝,乡村文化的大量消失,激起了社会强烈的情感反应,哀叹、惋惜、留恋之声不绝于耳,留住乡愁、留住美丽乡村逐渐成为各种外部力量干预乡村的新借口。NGO、政府、企业、艺术家都在以不同方式介入乡村发展,越来越多青年人也逐渐将眼光投向农村,或以志愿者身份投入乡村支教工作,或选择返乡创业。但由于外部机构或个人大多欠缺对乡土文化及其人文价值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乡村自身亦缺乏文化自觉,在互动过程中不免产生种种冲突与不适。或有因反思现代化、反思城市化,而祭出复兴传统、复兴乡村文化的大旗作为治愈现代病的良药,如众多机构送弟子规下乡、提倡孝道的做法,以对乡村文化的浪漫想象代替对乡村文化及其变迁的理性认知。这一类的倡导虽让乡村文化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但徒然助长浮躁虚矫之气,且价值观混乱,反而遮蔽人们对真实的乡村文化及其变迁的认知,唯有冷静而理性的洞察才有助于理解文化与发展的关系。
此外,今日的乡村已无法独立于城市而存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在大城市郊区形成相对集中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他们带着乡土社会的习俗与观念在艰难地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的不适。而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正成为乡村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无论从青年人成长、农村发展、城乡互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角度,我们都看到文化视角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凸显,为此,我们想先尝试在北京地区发展一个“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转型”的青年学习网络,面向北京地区从事乡村教育、流动社区服务及农村发展的NGO及大学生社团骨干。此次活动即是为筹建这一青年学习网络而做的先期准备。
【嘉宾介绍】
牛见春,芬芳文化研究院创办人,1990年开始进行独立乡村田野调查,2000年专注于黄河流域乡村问题研究,2008年开始在山西永济进行试点。迄今完成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体系和人文价值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分别在甘肃、北京、深圳、山西等地进行过《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村庄与社区秩序》、《乡村生活中的审美与艺术》等大量讲座。
【主办方介绍:芬芳文化研究院】
芬芳文化研究院创办于2010年1月,由牛见春先生、尹春涛女士及孔静女士共同发起,并于2015年4月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官方正式名称为“深圳福田区芬芳文化研究院”。
建立这一组织的初衷,一方面因为我们痛感今日中国的文化凋敝,生态的破坏,破败的传统与畸形的现实正在将这个民族的精神变成荒野,另一方面我们仍对未来抱有坚定的理想,相信人类的精神家园可以通过扎根于社区生活的教育而丰富灿烂,并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十年来,组织的发起者一直在乡村中进行文化调查与文化重建以及生态家园建设的摸索。近几年,通过在甘肃和山西一些村庄的具体工作,逐渐找到了一条在乡村社区中进行有效工作的方法。尤其是在山西永济与当地农民协会的合作中,发展出一套针对乡村妇女与乡村组织骨干的培训方法,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文化培训与生态家园(幸福社区)建设相结合的课程。
我们主张社区的文化必须与社区的生活紧密相关,必须使具有公民精神以及生态理念的新文化与与当地伦理秩序和民俗相结合,从而形成当地人自主创造的新风俗,因此抽象的文化观念才能得以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所谓生活中的文化,我们特别强调以生命礼仪与节庆礼俗为主要内容,将生态文化的理念融入这些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与岁月中的时令节日中,丰富生产与生活的精神因素,并建构一种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风俗习惯。
有了自觉的社区文化认同,社区建设才有了方向。
我们于通过开展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研究、实践及培训,以此推动建构新社区新文化新生活。
我们致力于开展乡村转型、城市化与社区建设的相关研究,并基于研究成果面向从事与城乡社区发展相关工作的机构或行动者开展系列培训,以期将文化视角融入城乡社区发展之中,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新乡村新社区新文化,创造有精神期待的美好生活。
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协助乡村合作组织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试验,以参与式培训及文化活动介入为基本工作策略。
二是在乡村工作基础上,开展文化自觉与乡村发展的的研究,并为从事乡村发展工作的NGO、乡村合作组织提供文化自觉与乡村发展的培训。
三是针对当下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开展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倡导,通过杂志出版、组织讲座及培训等方式推动从事社会发展工作的NGO从文化的视角对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反思,将文化的视角融入社会发展工作之中。
芬芳文化研究院
【芬芳文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fenfangculture2010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