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北京大气治理进入“技术阶段”,他为什么还在拍照?
来源:
2015-01-03
228
2010年以来,#随手拍蓝天#这种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引发参与热潮 ,曾有多位生活在北京的居民以不同方式为蓝天“写日记”,很多媒体也都有关注。 时至今日,大气治理已经超越了当初的“视觉阶段”,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都在往数据监测、监督等方向走,进入了“技术阶段”,拼的是“专业能力”。 但还有一位北京市民,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经连续拍摄了2年的北京蓝天,继续着“蓝天日记”的故事。他是谁,为什么还在坚持以这样的方式关心北京的蓝天? 2014已经是过去,雾霾依旧没有消失。欢迎关心大气治理、关心环保民间参与的朋友们,在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月4日,来分享这位环保达人——邹毅的故事,以及欣赏他的摄影杰作:连续拍摄两年的北京天空。 【他们都曾拍过蓝天】 “一次和朋友闲聊堵车时,说起因为空气太糟不能骑车上下班,就决定拍蓝天,用最直观的办法数数北京一年有多少蓝天。我希望告诉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关注是环保的第一步,不要整天低头赶路,还要每天抬头看天,为了让天变蓝去做一点事情。” —《北京蓝天视觉日记》卢为薇如是 “不是被画面效果震撼,是被我生活的环境所震撼。我心里有感觉北京环境有些差,但我不知道它差到什么地步。” —“300天连拍北京天气”发起人王一坤 “之所以想做PM2.5这个题目,是因为那几天天气实在是差得很夸张,大白天天就黑了。有约一周时间,非常严重,天天都那样,“我们就从那时候开始决定做这件事情了”。 —“帝都迷雾-北京空气质量蓝皮书”的纪录片作者龙天翼 “我从小生活在北京,目睹着这里天气的变化。工作后,我去过美国,还有欧洲、非洲的很多国家,再看北京时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这里的天气确实比较糟糕。后来觉得拍照片的方式很好,如果我坚持拍一年把照片组合起来,好天和坏天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了。” —“一目了然”发起人邹毅 【报名方式】 点击链接http://f.lingxi360.com/f/DIVw8#rd 【活动时间】 1月4日(周日) 14:00-16:00 【活动地点】 鸿芷咖啡馆,银河SOHO A座三层10320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