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对接 > 详情
上海首届自然农法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邀请函


2014年4月29日-5月3日 上海•崇明仙桥村设计丰收
一、背景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与此同时,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思路顺势而生,其核心价值是遵循自然、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调环境、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发展,以此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制约我们在农业中很难照搬欧美等大农业国家的发展经验,反而,东南亚等小农国家基本国情与我们类似,更应值得我们关注。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稻米出口国,在世贸竞争中,当地农民是在何种背景下提高产量,又是何种动力推动泰国农民朝着生态方向转型,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泰国农业发展历程及在泰国推广的自然农法。
二、培训目标
1.了解东南亚小农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教训
2.学习泰国米之神基金会在生态种植方面的技术手法及意义
3.了解泰国可持续社区的探索与实践
4.农友交流经验、技术,搭建互助解决问题的平台
三、培训安排
主办机构:设计丰收(上海著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国米之神基金会
协办机构:小毛驴市民农园
支持机构:
时间:2014年4月29日——5月3日
地点:上海•崇明仙桥村设计丰收
四、日程安排(点击下载查看)
五、招募计划
1、对象: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报名参加。
2、规模:为保证培训质量,报名人数限50人,额满为止。
3、报名方式:有意者请完整填写《报名回执表》,并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邮件到会务邮箱 shejifengshou@163.com,注意在邮件主题中需采取统一格式“姓名—报名回执”。
4、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4月26日
5、培训费用:

六、讲师介绍

七、机构介绍
1、米之神基金会:
米之神基金会(Khao Kwan Foundation)简称KKF。位于曼谷西北约130公里处,隶属于素攀部理府(Suphan Buri),距离府中心13公里。是一家以恢复传统农业技术和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为方向的公益机构,主要研究内容为农作物品种优化、技术改良,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对农业的影响等。
米之神基金会的前身为1984年在泰国东北部以推动稻田养鱼项目而设立的“适用技术协会”(Appropri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TA),由此发展而来。
1989年,以“农村与生态技术发展中心”(Technology for Rural and Ecological Enrichment TREE)的名义设立办公室,独立于“适用技术协会”。办公室所在地位于有泰国“粮仓”之称的水稻生产基地----素攀部理府(Suphan Buri)。
1998年,正式在政府注册为米之神基金会(Khao Kwan Foundation),基金会在自己的田间一直试图寻找一些列替代农业技术,解决绿色革命以来对当地农民和消费者在经济、环境、健康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功摸索出了在作物育种、土壤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三方面的一系列经验技术。米之神基金会在泰国稻米研究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政府的广泛认可。
目前,基金会总共占地21莱,其中7莱属于基金会所有,用于各种建筑及绿化使用。旁边13莱属于迪查儿子所有,供基金会无偿使用,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还有1莱属于一职员所有,目前,一对职员夫妻和一对退休雇工夫妻在此建房安家。
宗旨:
(1)、发展相关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如培育作物新品种,保护土壤及药草控制病虫害等。
(2)、积极宣传、推广各种可持续农业技术,让社会大众有渠道获得信息,并提供成功案例给农户或有兴趣的人。
(3)、建立自身的知识及技术系统,将传统和新技术有效结合使用。
(4)、为政府和其他有兴趣的机构或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5)、宣传取得的农业成果和各类资料,积极推动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多种农业活动,保护资源环境。与国内外各类机构及相关单位合作促进作物品种改善及可持续农业发展。
主要目标:
帮助农民和普通大众掌握农业知识,改变旧思想,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帮助农民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实生活。
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认识到农产品质量、生活方式、健康等因素与环境的关系,因为这是农业发展和生活幸福的关键所在。基于农民与消费者的了解,推动另类市场的建立。
2、设计丰收:
设计丰收(Design Harvests)是基于“设计思维”的战略设计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鼓励可持续社会创新的创意社群,针对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思考设计如何主动介入,为这个中国“大”问题提供设计策略。
2008年起,设计丰收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和IDEO,OMA等业内顶尖企业合作,以崇明岛仙桥村为基地,探索设计主动介入和解决社会大问题的路径,我们通过设计和创意链接城乡资源和需求,通过小的、系统性的改变来激活城乡关系。如同针灸,在关键穴位的刺激来实现对整个肌体的调适。我们将她称为“一个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设计丰收项目已于2011年进入实践阶段。
设计丰收基于对乡村生活方式的潜力进行发掘、改良、提升和普及,结合城乡需求,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城乡创意协作网络,主张通过设计支持农业,通过设计支持创业,吸引设计创意社群进入农村,年轻创业者到农村创业,推广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善乡村经济、环境、就业和服务。
业务介绍
(1)、农业教育展示平台
伴随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自然农业、永续栽培、生物动力农业等提倡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在国内外受到一群热爱田园生活方式的人热爱。设计丰收结合设计优势打造一系列农耕技术体系,在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立体种植等方面直观呈现出来,可以通过观摩和体验更加轻松掌握各项技术要领。同时,我们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阳台农业等专题活动。
(2)、自然体验活动基地
紧张、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疲惫,每逢假期“郊区游”、“野外游”成为城市人群首选的外出放松方式。一部热播的儿童节目《爸爸去哪儿》,也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热捧,“自然缺失症”开始受到公众的重视。设计丰收将农耕体验、创意设计、亲子教育等内容通过自然教育手法融入到活动中,为您弥补一顿“自然大餐”。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自然体验活动欢迎您和家人朋友的到来。
(3)、农业设计创新中心
依托可持续设计专业背景及国内外多家设计机构资源优势,我们希望未来农村和城市各自优势互相补充发展,让城市多些绿色,让农村多些活力。我们将提供农场规划、农业景观设计、农业体验服务设计等专业性服务,为您的农场或私家农田打造不一样的田园气息。
(4)、特色产品代销平台
此部分工作重点挖掘本土特色产品,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化产品等,对食用产品我们将采取参与式保障体系的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坚持生态友好、信息公开、利益共享的原则,帮助农户突破产品包装及销售的困难。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会逐渐丰富产品种类,精选一批产地良好、生产过程公开透明、值得信赖的产品。
(5)、特色民宿接待站
经专业设计团队私家打造的民宿房,让您在体验自然、开心游玩过后能有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一杯清茶、一片落叶、一声鸟鸣在这里都能感受到禅意。与农户合作的模式,让价格更亲民,让空间更充裕,充分带动村庄民宿发展。
3、小毛驴市民农园:
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建于2008年4月,占地230亩,位于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京密引水渠旁,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基地,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团队负责运营。
小毛驴市民农园在种植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遵循种养殖结合的原理,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营理念,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重建乡村和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
小毛驴市民农园同时还推动适用技术研发、儿童自然教育、可持续生活倡导等多方面的公益项目,并且将一直秉承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以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
2012年,产学研基地项目在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推广,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与柳林村村委会合作共同启动了“小毛驴柳林社区农园”,进一步探索城市和农村社区的互助模式。
八、联系方式
电 话:021—35093205转0
联系人:袁清华 15692182193
微信公众号:设计丰收
新浪微博:DESIGN Harvests
附件:自然农法培训参会回执(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