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农民合作组织论坛
来源:
2013-11-29
1393
一、论坛背景
目前,全国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已达82万多家,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高速发展期后所出现的“量高质低、实力偏弱、组织松散”等情况也日益凸显,难以发挥推动农业经营组织化和农村治理社会化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的农村依然需要面对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大量转移,基层公共服务与治理缺失、农地污染与食品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等严峻问题……
 
201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抓紧研究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民合作组织在政策上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家庭农场与城镇化的呼之欲出也为其在实践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3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浙江绍兴考察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情况时强调“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如何通过城乡良性互动构建惠及农民与市民的创新型市场经营机制,如何通过生态设计营造具有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的乡村社区,如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探索适合农村的社区服务,是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家园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十余年来致力于推动以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为基础的农村综合发展试验,每一年我们都会搭建合作社聚会的舞台,一方面让农民朋友带着最鲜活的创新经验走进社会各界人士的视野;另一方面将根据农村发展的最新形势,从不同角度探索农村发展和农民合作的新道路。
 
2013年第四届全国农民合作组织论坛分别从社区服务、生态家园、食物主权以及生态农业等四个方面探索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合作和农村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实践案例进行呈现与总结,回顾传统文化中乡民合作的传统,展望农民合作与农村发展可能的未来。本次论坛还将结合爱故乡主题公益活动——爱故乡论坛暨“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颁奖典礼,创造动员社会各界关注乡土文化与乡村文明的新模式。
 
二、论坛议题
会议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朝阳区)
会议时间:2013年12月19日报到、20日—21日会议。
议题安排:(点击下载)
 
三、论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乡村文明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
小毛驴市民农园 
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
中国扶贫基金会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
福建省福州市爱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故乡农园)
晏阳初平民教育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赞助单位:
香港施永青基金有限公司
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
媒体支持(征集邀请中……):
吾谷网、有机会、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合作经济时报、《天涯》、《天南》、南方都市报、《中国财富》、《中国周刊》、《新周刊》、魅力城乡网、当代文化研究网、湖南卫视、新浪农业等。
 
三、论坛邀请嘉宾(拟)
专家学者: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冯骥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教授
张利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院长
张孝德: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刘登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顾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陈  林: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执行组长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周  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梁  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在梁庄》作者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昌平: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
陈  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黄  瑜: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宋一青: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黄永松:《汉声》创始人
凌福平:劳动午报摄影记者、北京市农工委《美丽乡村》杂志特约摄影师
杨雅如: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石绪军:山东省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
陈 哲 :中国著名词作家、音乐制作人、“土风计划”理事长
陈岳琴: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六艺国学馆馆长
龙  科:《中国财富》主编、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大福爱乡协进会人创始人
陈卫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
刘海英:中国发展简报主编
  
实践者
哈希•扎西多杰: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秘书长
孙  恒: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新工人艺术团团长
尹春涛:芬芳书院发起人,致力于农村传统文化研究与推动
吉家钦:贵州乡村发展研究所负责人
王  轩:绿色和平食品和农业项目主任
郑  冰:山西省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理事长
韩  磊:山西省永济蒲韩乡村社区返乡青年
杨云标:安徽南塘兴农合作社理事长
张俊娜: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闽赣基地秘书长
武志娟:西安农夫有机市集发起人
梁湄雨:广西龙州金龙稻鸭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吴世先:贵州流芳村生态水稻种植协会负责人
刘全影:安徽阜阳申兴合作社理事长
唐冠华:返乡青年,青岛家园计划发起人之一
陆荣艳:广西马山县古寨乡上古拉屯村民,荣艳生态合作社社长
许丙举:河北隆化综合农村发展协会秘书长
梅红伟:河南绿色方舟农场负责人,河南返乡青年互助小组发起人之一
王  宁:河南登封大学生村官,“归朴农园”创始人
林炉生:北京燕山学堂负责人
姚卫华:郑州乐和家园负责人
许程程:成都绿心田生活汇负责人
 
四、参会须知
1、参会对象
全国各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实践者、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
各类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的NGO;
各类高校农村发展研究机构;
各地区家庭农场。
 
2、参会费用标准
论坛费用:因经费有限,除邀请嘉宾外,每位参会者须食宿自理,并缴纳参会费600元(含资料费)。
汇款户名:北京梁漱溟乡村文化发展中心
汇款账号:0105014210008950
汇款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关村支行
 
3、资助名额申请
论坛资助方为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的草根机构和来自基层的合作社代表提供部分费用补贴(含会议期间的食宿费、资料费),交通费用需自理,对此次论坛感兴趣者可向组委会提交申请。
 
申请流程:
填写资助申请表——组委会筛选、电话确认——申请批准后,填写参会回执表
4、参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梁云燕  186 1175 4265     汪维行   130 5175 5847     
邮    箱: hzswangluo@163.com(秘书处邮箱)
电    话:010-62405703
 
 
附件:(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