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武进试验区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第二期学员招募书
一、项目背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城乡良性互动的实现形式,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地处苏南发达地区,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顺应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历史机遇,嘉泽镇依托江苏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从2010年9月开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武进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试验区立足嘉泽镇,践行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体,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各项事业的后备军!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基层社区,关注农村发展,探索青年返乡创业之路。项目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反思现代教育体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社区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
试验区从2012年推出“乡土嘉泽青年项目”以来,招募了30余名乡村建设的青年实践者,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学员成为探索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使生态文明理念、城乡互助事业得到传播与推广。为了使更多的青年人能得到锻炼的机会,项目二期面向全国招募20名有志于乡村建设的青年人,参与试验区各项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二、主办机构介绍
(一)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简介
2009年10月,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等战略思想,加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担任执行院长。
(二)江苏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嘉泽镇简介
江苏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武进农博园)是武进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地区花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花木产业升级,而设立的派出管理机构,位于武进区西部的嘉泽镇。农博园旨在引导花木产业和旅游观光双链互动发展,努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花木生产、科教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全国复合型花木基地。农博园立足嘉泽镇花木产业,以“美丽嘉泽、人文嘉泽、智慧嘉泽”为导向,努力将嘉泽打造成生态宜居的小城镇。
嘉泽镇东邻西太湖(滆湖),地势平坦,绿树成荫,四季花香,鱼虾肥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著名学者费孝通誉为“绿色生命的摇篮”。嘉泽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7500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足迹,位于嘉泽镇的姬山遗址位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清时期曾出过三名状元,有“十里三状元”的美誉。嘉泽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5%以上,全镇90%以上的农户从事花木生产,花卉苗木经纪人9000多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企业上百家,己成为华东地区的花木集散交易中心和最大的花木专业批发市场。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13年9月28日-10月7日在这里举行。
三、试验区及执行机构简介
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了常州市田园正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水牛市民农园)、常州市田园花木园艺专业合作社联社、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姬山书院三个实体机构,分别在不同领域探索试验区的发展道路。大水牛市民农园以一产化的生态农业为基础,三产化的文化服务业为主题,探索农业多功能性和市民参与式生态农场发展模式;田园花木联社以二产化的花木产业为基础,三产化的花木产权交易金融服务业为主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姬山书院着力培养社区服务人才,创新社会管理和探索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新方式。试验区“三位一体”引领着嘉泽镇原有花木产业和一般农业迈向以金融和文化为核心的三产化服务业,在制造业普遍遇到挑战的苏南地区异军突起。
(一)大水牛市民农园简介
大水牛市民农园占地270多亩,距常州主城仅20公里,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土壤水质优良,交通便捷,周边无工业污染。农园秉承吃在当地,吃在当季的理念,新鲜、健康、持续生产,为市民提供值得信赖的有机产品,搭建城市支持生态农业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桥梁。农园力图通过打造一套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模式,基本实现园区内部的生态循环,建立园区的生态经济体系;倡导并实践“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健康消费、促进城乡互助”的行动理念,推动食品安全、生态文明与城乡良性互动。
(二)常州市田园花木园艺专业合作社联社简介
常州市田园花木园艺专业合作社联社,是由全镇18个行政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博园投资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的一个镇级合作社联社,社员涵盖全镇花农。联社的工作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主,即通过建设“智慧嘉泽”花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的花农种植信息登记来整合社员信息资源,并通过前台网站的展示进行网上交易,为全镇的花农服务。
(三)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姬山书院简介
姬山书院是在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嘉泽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指导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姬山书院以开掘中华文明遗产,服务农村综合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依托江苏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武进试验区及其综合性合作社、乡村社会文化复兴、市民生态农园建设等多个项目,在嘉泽镇范围内开展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探索工作。
姬山书院是乡土嘉泽青年项目的直接管理机构。
四、项目实施
1、学员招募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办公室拟面向全国择优选拔20名志愿参与新乡村建设的青年。
2、学员实践领域
⑴基于生态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试验:社区互助农业模式,消费者教育和健康消费合作社,城乡互动和有机农夫市集。
⑵基于花木联社的农民合作组织试验:生产生活资料联合购销,花木信息调研与发布,产权交易与资金互助及税票服务,农民合作组织推广培训,技术服务。
⑶基于文化建设的社区综合建设尝试: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发掘,参与式社区服务,青年人成长与可持续生活的探索。
3、学员实践安排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2013年3-6月 |
实践考察期(至少一个月) |
农场和村庄各半个月 |
2013年7月 |
第一次集中培训与交流-乡建理论和工作技能(一周) |
姬山书院 |
2013年8-10月 |
进入试验区各工作部门实践,参与花博会志愿工作 |
试验区各部门 |
2013年11月 |
第二次集中培训与交流-参观其他乡建试验区(一周) |
北京/福建/重庆/山西 |
2013年12月 |
试验区各工作部门实践 |
试验区各部门 |
2014年1月 |
中期考核、春节 |
姬山书院 |
2014年2-4月 |
试验区各工作部门实践 |
试验区各部门 |
2014年5月 |
第三次集中培训与交流-参观其他乡建试验区(一周),试验区各工作部门实践 |
北京/福建/重庆/山西 试验区各部门 |
2014年6月 |
年度总结、答辩、结业 |
姬山书院 |
4、学员待遇
(1)每月1500元基本生活补贴及食宿补贴和交通通讯补贴;
(2)半个月的春节探亲假期及往返实践点和家乡的交通费(10小时以上报销硬卧;10小时以下报销硬座);
(3)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和国家法定节假日;
(4)学员可向项目办公室申请小额项目基金;
(5)一次健康体检服务及一年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结业证书,表现优秀者可留试验区或推荐到相关乡村建设合作机构工作。
5、授课专家团队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实践研究,被称作“用脚做学问的人”,著有《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解构现代化》、《八次危机》等书。
李昌平 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著有《我向总理说实话》、《再向总理说实话》等书。
黄纪苏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切·格瓦拉》、《我们走在大路上》等。
周 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著有:《极化的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等书。
吕新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大众传媒、影视与戏剧,著有《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书写与遮蔽》等专著。
张兰英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负责人,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博士,曾任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长期从事公益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何慧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三农问题研究者、新农村建设实践者。
邱建生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
董筱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武进试验区负责人。
潘家恩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负责人,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国内第一家CSA农场,全国生态农业互助网络发起单位)创始人
严晓辉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香港岭南大学硕士。
石 嫣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北京“分享收获”项目负责人。
郑 冰 山西省永济市蒲韩乡村社区理事长。
五、申请者基本条件
1、基本条件
² 坚持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政策要求;
² 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本地青年可适当放宽至35周岁);
²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²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三农”问题,有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精神;
² 对农民有感情,有服务热情和奉献精神;
² 身体健康,吃苦耐劳,能长期扎根基层;
² 能独立工作、有团队精神、有平等意识、敢于尝试创新、良好的沟通与组织技巧;
² 善于学习,主动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² 优良的记录、分析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² 保证能全职一年参与项目规定学习和实践(2013年7月-2014年6月);
² 休学的在校大学生须得到所在高校或者院系的书面推荐或同意。
2、满足以下条件者可适当放宽:
本地青年;
与花木产业相关从业经历;
有相关农村工作经历或高校社团组织经验;
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精通网站建设与网络维护。
六、报名流程
1、请到姬山书院的网站下载乡土嘉泽青年项目第二期申请表,并认真填写;
2、提交申请表至指定邮箱(zgshuyuan@163.com),将申请文件命名为“乡土嘉泽青年项目二期申请_xxx(姓名)”;
3、进行面试或电话面试;(见特注1)
4、面试通过后,将安排1-3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间进行双向选择;(见特注2)
5、面试实习结束后,项目团队征求申请人和实践地工作人员的意见,进行最终决策;
6、结束面试实习一周内,正式通知确认加入乡土嘉泽青年项目。
特注1:
(1)我们将会在收到申请表后15天内安排面试或电话面试
(2)2013年5月30日为提交申请的最终截止日期;
(3)在以上规定时间内未获得反馈者,视作未能进入,非常感谢你的参与。
特注2:
(1)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实习的时间,应以双方能够建立初步了解为前提(一般至少为1个月),面试实习的时间长短不会影响是否能够正式参与乡土嘉泽青年项目;
(2)面试实习期间:申请人在实践地工作不满15天者,往返路费自行支付,且无任何生活补助;申请人在实践地工作满15天以上、30天以内,可报销来程路费,且无任何生活补贴;申请人在实践地工作满30天以上,可报销往返路费和每天20元的生活补助。
七、联系方式
1、联系人:车海生 150 6199 1812
张 斌 186 5196 3504
0519—8380 5785
2、邮 箱:zgshuyuan@163.com
3、博 客:http://blog.sina.com.cn/jiazejssy
4、网 址:http://www.jssy.org
5、地 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嘉兴路嘉泽影剧院二楼
邮 编:213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