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传播的作用在于推动大众关注、理解、支持和参与公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益传播离不开数字化的进程。如此一来,数字广告及营销技术生态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7年,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宣布腾讯推出“创益计划”,首期提供总价值20亿人民币的广告资源。该计划旨在搭建一个连接公益机构及项目、创意团体、广告创益评选机构以及普通大众的生态平台,激发多方在充分互动中产出优质的传播成果,帮助公益机构和项目提升公益创意的展现能力,并借助平台能力实现价值提升。
作为腾讯公司面向全社会共创的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项目,腾讯“创益计划”持续整合平台能力,实现社会价值生产力的最大化。就在今天,2022年度腾讯“创益计划”正式官宣啦!来看看今年“创益计划”都有哪些变化!
腾讯携手中国广告协会
“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全新升级
2022年,在中国广告协会的指导下,腾讯“创益计划”与“中国广告业大奖——公益广告黄河奖”大赛组委会联合设立“2022黄河奖-我是创益人数字公益创意大赛”(以下简称“‘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大赛”)。“中国广告业大奖——公益广告黄河奖”是国务院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小组批准设立。
和中国广告协会的携手,给“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大赛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今年,“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大赛旨在整合互联网平台的产品、技术和生态资源,激发包含广告创意、设计、内容创作、公益组织、高等院校等在内的社会力量,通过“公益+科技+创意”的社会化共创机制,输出优质公益内容和具有实效与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提升公益议题社会关注度,推动公益实效落地,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
发掘短视频力量
让有温度的内容直达人心
公益数字化是数字社会浪潮在公益领域的延伸与实践,是公益组织实现社会价值创新的新路径。随着短视频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公益机构可借助短视频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撬动公众对公益项目的关注与参与,拉近与捐赠者的距离。
然而,对于很多公益组织而言,短视频公益的相关形式还在持续探索中,目前绝大多数公益组织并不知晓短视频公益传播应该如何去做,尤其是缺乏短视频推广经验的中小型草根社会组织。
基于此,今年“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大赛在赛制设置上新增了短视频类别,旨在持续扩大包含广告创意圈、视频内容创作者、MCN机构、公益机构等在内的行业生态力量,以更丰富、更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提升公益议题的传播力。
在参赛主题方面,大赛进一步聚焦重要社会议题,围绕创新公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生物多样性、文化保护传承、未成年保护、适老化与老人关爱、家庭文明八大命题,携手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三大短视频平台,共同评选出优秀创意作品,并为获奖短视频提供平台流量加持与丰厚奖金奖励,旨在拉动大众参与,形成社会价值正向传播的循环和全社会共创的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
联动生态力量
以创新技术+行为公益推动公益捐赠
不难发现,如今在科技助力下,公众能够参与的公益场景越来越多。例如,在腾讯公益“小红花荣誉体系”下,众多社交行为都成为了可“捐”之物——捐步、捐小红花等等。更多低门槛、零成本的参与方式也让公众的公益行为从被动刺激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
在过往五年中,腾讯“创益计划”以“我是创益人”大赛为落地项目,围绕技术公益,通过联动小程序、微信小游戏、人工智能、朋友圈全景卡片式广告等产品技术,打造了多个科技向善的实效案例。
今年,为持续推动公益实效的可持续落地,“黄河奖-我是创益人大赛”针对公益组织、广告创意公司、营销技术公司、技术志愿者等增设了整合营销组类别,通过连接公益机构和技术类公司及志愿者,基于腾讯公益“小红花荣誉体系”已实践的“答题”“捐步”“捐款”等行为进一步延展,通过技术创新与协作来连接公益机构和技术类公司及志愿者,共同孵化出高质量、可持续、有实效的公益解决方案。
此外,更有公益设计组别的两大公益议题——文化传承保护、低碳环保可持续,面向有设计能力的公益组织征集优秀作品,该组别设置最佳公益产品设计和最佳公益产品解决方案2类奖项。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聚光前行,共同创益!





